原始生存实录_第175章 纸和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纸和笔 (第1/1页)

    姜尚这老货刷刷小手段的事情只是小插曲,并不影响姬昊政令的执行。在大周各城出现一种现象,只要曾经参与过建城和造路的族人,都成为各大族的香饽饽。各族太守带着自己各族官员满大街找人,开出丰厚的报酬。

    这个现象持续半年左右,最终导致大周族各城族人用工荒的问题。因为大部分被其余十一族“高薪“招聘走了,姬昊给每族分配那些工匠那里够用。

    同时其他各族在大周族制度同化下,渐渐开始有了早期大周城发展的雏形。各族的太守们不仅“招聘”走各行业工匠,还把军士府和学士府这几年积攒的年轻人才基本全部被挖走,这些人是大周系统培训出来的一群人,他们是大周族或者说是姬昊坚实的拥护者。

    这些年轻才俊在大周族双相和姬昊等掌权者教导下,成长还是非常快的。大周族各城池要职学士府和军士府的人越来越多,让大周的组织结构更加趋于年轻化,使得大周独角兽般崛起的国家充满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因此这些“学生军”在部落太守的带领下,各族的改革开始有序进行。特别是当初他们无法执行的制度,在这些学生军手上手到擒来。各族太守看了之后才明白当初为什么无法变革和改变。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运行机构,需要一个系统人员去支持它。

    姬昊作为现代人,他深有体会。如果没有系统性的cao作方式和规格在里面,无论什么东西都是乱七八糟,也坚持不了多久。

    姬昊借着这段各部落忙于发展建城等事宜的时候,大周已经可以稳定运营。姬昊把大权交于两位丞相代理,自己带着璟以及一队护卫人马,开始学着乾隆下江南的做法。开始重新游历大周国土,顺便去前线查看战况。

    有了马之后,大周国土似乎“缩小“很多,马队两天就到达姜族,姜族本身就要一定基础。而且以游牧为生,姜尚这老狐狸直接开始种植五谷类为主食,是最早模仿大周族的。所以姜族本来已经建起了三个城池,规模不大,但是可以看出实力雄厚。

    姜族宗族所在地开始建大周城规模的城池,姜尚也是狠狠出血了。基本自己多年攒的全部拿出来了,在学士府年轻才俊下,一片欣欣向荣。

    这是大周族的铜器已经不再被限制在大周族,其他各族可以按需购买铜器类农具。但是铜器类武器依然不能直接售卖给各族,所以大周王国管制物品。由大周王国军械部向大周族铜城下单定制。

    姬昊一路向东驰骋在无人大草原上,有时候虽然有大量的野兽出没。但是姬昊他们丝毫没有任何畏惧之色,主动上前与各种野兽争斗,后面的亲卫们满脑门子的汗。他们根本无法阻止,姬昊随着这么多年的锻炼和习武,他体内的气越来越多,有点液化的气象。这个在捷的体内也是如此,姬昊和捷知道上面还有境界,但是他们无法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