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大迁徙 (第1/1页)
这些人虽然说得荒诞,但也并不全是信口胡言,据老蔡探听的消息,董卓迁都有两大原因,一是为十八路诸侯所迫,洛阳城守不住;二是董卓听信谋士之言,认为洛阳王城气数已尽。 有了这两大因素,迁都就成了必然之举,所以才这么着急忙慌地驱赶老百姓。 数以万计的老百姓被驱赶到城外,大家看着城里的通天大火,都在暗地里问候董卓的老娘,不过骂归骂,却也无可奈何。 如今姓董的权势熏天,炙手可热,不是小老百姓能惹得起的。 大家正聚在城门口围观侃谈,顺便问候董卓家的亲戚,突然一队官兵从城里冲了出来,众人见状,立刻作鸟兽散,各自回去收拾自家那点可怜家当,预备着上路西迁。 董卓因临时起意产生的这个荒缪想法,对洛阳的老百姓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 在西凉大军的野蛮驱赶下,全城百姓被迫走上迁徙之路。一时间,洛阳通往长安的路上行人塞道,人畜相踏,哀嚎之声不绝。 为了防止有人逃跑,董卓下令将迁徙人群编成若干方队,每个方队后面跟着一队西凉兵压阵,一旦发现有人逃离,立刻予以格杀。 在西凉军的裹挟下,这些人艰难地向长安跋涉,但在迁徙的过程中人员的死亡率却高得吓人,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死在了路上,而未能到达长安,这其中以妇孺和老人居多。 富贵人家衣轻裘、坐车马,虽说不如往日逍遥,但也有仆从相随,并不缺吃少穿,所以能挨过这场长途之旅。 普通人家则要艰难得多,他们只能靠一双脚赶路,拖家带口,还要背着自己那点可怜的家当,饥寒交迫,能活着到达目的地已属不易。 最倒霉的是那些老弱病残孕,十有八九都会死在路上,根本不可能活着见到长安的日头。 除此之外,西凉军又杀了一大批。 有因抢掠而被杀的,有因逃跑而被杀的,有因被人看不惯而被杀的,有因寻仇报复而被杀的。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杀人未必就是图财,也可能只是图一乐。 老蔡说,牧天下者不以百姓为惜。 刁小蝉听了深以为然,在这些争夺天下的军阀们眼里,老百姓就如同他们的私人财物,可以抢可以夺,可以馈赠可以交易,却唯独不能有个人意志,只能被拴在土地上任劳任怨,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