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_第二十三章 疯狂的时代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疯狂的时代9 (第1/1页)

    梅隆不愧是能连任三届总统的财政部长的男人,历经哈定、柯立芝、胡佛几位总统而不倒,如果不是自由经济的大帽子压制住了梅隆的办法,经济危机绝不会是他任期的终结。随着梅隆的辞职,一个时代也随之落幕。

    让亨利啼笑皆非的是,艾丽丝和香奈儿设计的首饰和衣服还没有在公众面前露面,反而是模特公司最先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封面。即使是1921年,大战后的美国女权主义愈发抬头的时候,这种专门让女人在无数人面前展示衣服的行业的出现,也一样是足够轰动。

    模特没有天生的,就是之前出现在服装商店里的模特,实际上也不过是穿上需要在展示的衣服的店员而已,并不是对广大公众的。而模特公司不同,它是面对公众的!要让那么多的男人去看女人穿的衣服,无疑是很让这个时代的风气难以适应。是的,难以适应。

    事实上一直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女权运动才初见成果,女性的开放才达成了事实。而现在,才是二十年代刚开始的时候。即使战争改变了很多,比如大量的女人走出家庭,走进了工厂,但战争结束后,男人们回来了,很多女人又回到了厨房,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再次占据了上风!

    变化也不是没有,去年,受亨利启发和鼓励,香奈儿推出了第一款黑色的裙子,提前了原时空6年,一下子就风蛮了整个西方社会,几乎所有的女人们都为了有一条小黑裙去掏空口袋,小黑裙也成了女人们反抗传统的代表。

    小黑裙给女人带来的不仅是反抗传统的精神,还带来了女性展示自己的机会。女人们从重重束缚的厚重百褶裙中被解放出来,简洁修身成为了新时代女人们选择服装的要求,新的潮流从香奈儿的小黑裙开始影响了后世一个多世纪的时装风貌。

    香奈儿的小黑裙一本历史曾经的设计,简洁不简单,只用了两条对角线就让整个肃穆的黑色活泼了起来,简洁的样式,让这款裙子能够和任何首饰搭配,能出现在任何场合,即使那些退回厨房的女人也不会放弃,在厨房里,她们也会系着围裙穿上小黑裙,这一刻,小黑裙已经成为了女性自我解放的象征。

    小黑裙风靡世界,但却并不太适合艾丽丝和香奈儿最新设计的这套首饰,毕竟小黑裙很多时候都被看作叛逆的象征,而祖母绿翡翠代表的是高贵典雅,两者的内涵有些冲突。

    《纽约时报》的正版封面都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女性的照片,典雅的无袖白裙配合浓烈高贵的翡翠手镯、项链、戒指、耳坠,一种无形中的高高在上扑面而来,一定歪戴的白色插红玫瑰的礼貌遮住了女人的大部分面孔,让整套服饰笼罩在一片神秘当中,更增添了许多吸引力。

    《纽约时报》刊出照片后,无数封信飞到了时报的编辑部,都是在询问这套服饰的情况。尤其是这套衣服的配饰,更是吸人眼球,因为这是彩色照片,在普遍都是黑白报纸的时代,《纽约时报》刊出彩色照片的轰动效应和照彩色片里那祖母绿色的首饰一比,却是差了一层。因为问衣服的信里更多的是在问那些祖母绿的首饰!

    色泽和祖母绿相似,但材质却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是这一套首饰数量不少,色泽、色度一致,应该是在同一块宝石上取的材料,那么这就代表着这块宝石是十分巨大的一块。无论什么宝石,被公众公认的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大小!即使是最不值钱的白水晶,只要够大,一样的价值不菲!即使是钻石,4v到顶了,但是只有不到0.1克拉,也一样的不值钱!

    何况,这块宝石几乎是上流社会很少见到的一种材质,但是看起来是非常的漂亮,这就足够了,不管是男人们还是女人们,对美丽的东西几乎都是没有抵抗力的。如果要是在漂亮的基础上,再加上能用典雅、高贵的名词来形容,那么这就是所有人都会去追求的啦。

    照片上的这套首饰体现出来的感觉,就是这种让人忍不住要去占有的那一种。

    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的亨利,提前提点了香奈儿,现在开出来的高绿翡翠并不多,架不住人民购买的热情,所有宣传的要点必须放在模特这个方向上,只有在制作出一批类似品质的翡翠首饰之后,通过时装展示会,才会逐渐放出来,上拍卖会!

    受到委托的《纽约时报》为此专门做了一个专题,就是模特公司的出现会给美国社会风气带来什么?当然,以《纽约时报》一贯主张的严肃立场,这篇文章是以批评的口吻出现的。为此,报纸老板阿道夫·奥克斯还特地询问亨利,到底是怎么想的,以阿道夫和亨利的交情来说,就是违背时报一直坚持的宗旨都不是不可以——换一种角度就是了,夸夸模特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还是亨利笑着告诉阿道夫为什么:“阿道夫,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有人在为一个问题而争执,而争执的人越多,越会吸引一般人的注意力。打个比方,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两个人和声细语地在说话,你会注意他们吗?”

    “当然不会,我又不是隐私爱好者。”

    “没错,换了我也是一样。估计可能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走过去了。”看着阿道夫点头。,亨利继续说道:“但是当你走过去了的时候,突然听到双方嗓门一下子变大了,变成大声的争吵了,你会回头看吗?”

    “我想,会的。”阿道夫迟疑了,然后给出了答案。

    “宾果!”亨利说道:“就是这个道理。人们争吵的嗓门越大,越会吸引其他原本不相关的人们去注意。这就是让你的报纸正面批评的意思,你的报纸一直都是强调严肃、正派、有教养,正好符合批评人的角色。我会让其他和你平时总唱反调的报纸来攻击你的观点。明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