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闹剧(上) (第2/2页)
了徐嗣谕:“这方砚台还不错,你拿去用吧”然后端了茶。 徐嗣谕双手接过砚台,起身告辞。 回到屋里,看见书案上摆着十二刀澄心纸,四方墨条。 文竹笑道:“纸是夫人送的,墨条是文姨娘送的。” 徐嗣谕点了点头,将二夫人送的砚台放在一旁:“收起来吧我们过了三月三再启程。” 文竹听着有些意外。 徐嗣谕已在书案坐下:“母亲想借着三月三帮我庆贺一番” “不过是个小小的童生罢了”徐令宜听了有些不以为然,“我看还是算了吧让他早一些回安乐,也好早一些开始读书。” “读书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十一娘笑道,“也不过是迟几天罢了。” 说话间,东次间传来了几声尖锐刺耳的笛声。 徐令宜眉头微蹙:“他还要吹多少” 徐嗣诫在东次间里练吹笛子。 十一娘笑着望了望落地钟:“还要吹一刻钟” 说话间,东次间又传出几声沉闷的“呜呜”声。 徐令宜欲言又止。 十一娘只当没看见,若无其事地和他说起宴请的事来:“姜夫人那里,只怕是要请一请才好” 又有两声短促的“呼呼”声。 “那是自然。”徐令宜尽量地忽视那些杂音,“谕哥这次能考中,姜先生功不可没。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表示一下感激之情才是。” 话音刚落,徐嗣诫垂着脑袋走了进来。 他怏怏地给徐令宜和十一娘行了礼。 “怎么了”十一娘起身走到他面前,蹲下去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还是不成”徐嗣诫头垂得更低了,声如蚊蚋地道,“还是吹不出来” “已经很行了”十一娘笑着抱了他,“母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一个音都吹不出来。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学会吹横笛呢” “真的”徐嗣诫抬起头来,眼睛璀璨得如晨星。 “真的”十一娘笑着点头。 徐嗣诫想了想,道:“那我学会了,就告诉母亲吹。” “好啊”十一娘高兴地道,“那我就等着我们诫哥告诉我吹横笛了” 徐嗣诫就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十一娘把他交给了南永媳妇:“去洗了手和脸,我们去祖母那里吃晚饭。” 徐嗣诫乖乖地跟着南永媳妇去了。 徐令宜忍不住道:“你可不能骗孩子,他会当真的。” 是指跟着徐嗣诫学习吹横笛的事吧 十一娘笑道:“我也没骗他。如果真有那天,我跟他学就是了” 那父母的尊严何在 徐令宜看着十一娘满脸是笑、不以为然的样子,想了想,觉得诫哥年纪还小,也许到时候早把这事忘了,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临波求见。 “侯爷,贺公公来了。” 贺公公是皇上身边的贴身内侍,也是乾清宫的总领太监。这个时候来,不知道有什么事 十一娘有些不安地望着徐令宜。 徐令宜的神色却很镇定:“是着公服还是便服” “着公服。”临波眼底闪过一丝困惑,“可瞧样子却不像是公事。” 徐令宜想了想,对十一娘说了声“我去看看”,然后起身去了外院的书房。 十一娘抱着徐嗣诫讲了几个三字经上的故事,徐令宜折了回来。 “帮我换常服,我要进宫。” 十一娘让南永媳妇带了徐嗣诫去太夫人那里,然后才吩咐丫鬟去拿了徐令宜的常服帮他换上。 徐令宜看着一笑:“你倒不急” 十一娘正帮他系腰间,闻言抬头:“侯爷都不急,妾身有什么好急的。” 徐令宜一愣,随后大笑起来。 十一娘帮他扯了扯衣角,然后接过小丫鬟们递上的七梁冠给他戴上。 “太后娘娘在奉先殿哭先帝。”徐令宜低下头让她给他戴上梁冠,轻声道,“皇上宣我进宫去劝劝太后娘娘。” 十一娘瞠目:“找您去还不如找建宁侯、寿昌伯去他们可是同胞兄妹” “皇上也宣了建宁侯、寿昌伯进宫。”徐令宜气定神闲地道,“所以我特意差人去通知了福成公主。皇上的私事,自然由皇上的宗亲来处置比较好。” 十一娘听着忍不住笑起来:“侯爷好狡猾。自己不想卷进去,又怕皇上招架不住杨家的人,把福成公主推出去当挡箭牌。小心她老人家回头找你算帐。” “那也要他们有空和我算帐才行啊”徐令宜亲昵地拧了拧她的面颊,大笑着转身离去。 看了技术贴,所以给徐令宜加了个字前文修了一小句 牛文小说奉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