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游玩(中) (第1/2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游玩中 十一娘心中一软。道:“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七娘见她语气有所松动,大喜,忙道:“我们子时前一定回来。” “我在五弟妹那里帮着看着就行了吗” 七娘连连点头:“有石mama,还有乳娘,你在那里看着,丹阳也放心些。” 十一娘点了头。 七娘笑吟吟地拉了她的手:“我给你带麻婆子的酥饼回来吃” “你别闯祸就行了。”十一娘笑道,“麻婆子的酥饼我就不指望了。” “我是那种闯祸的人吗”七娘不以为然。 十一娘大笑。 徐令宜知道了蹙眉:“令宽和朱安平也跟着一起去吗” “嗯。”十一娘应道,“要不然我也不敢答应了。” 徐令宜没有做声。 太夫人听到两人要去参加孟兰节会,还要去放河灯,有点犹豫,听说十一娘答应帮着看歆姐儿,这才同意。 谁知道过了两天,徐嗣谆道:“先生说,孟兰节我们也放河灯。” 太夫人吓了一跳:“不行。七月半,鬼门开。阴气最重。” 徐嗣谆听了嘻嘻笑道:“先生说,就在我们家后花园的碧漪河里放。天黑下来就回屋去。我们自己做河灯。” 太夫人悬着的心这才落下来。 之后徐嗣谆、徐嗣诫都投入到做花灯中去,让贞姐儿看着也心痒,说是帮两兄弟的忙,自己做了一盏荷花灯送给十一娘:“母亲,好看不好看” 底座是木头,漆了大红的生漆,莲花瓣是用绡纱做成的,还在上面镶了几颗小小的琉璃。如果点了蜡烛,这些小小的琉璃熠熠生辉,倒像晨露,肯定很好看。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放起来。 “好看”十一娘笑着让供在了西次间宴息室的窗台上,请贞姐儿再给做一个,“我想给甘太夫人也送一个去。” 这是最好的承认。 贞姐儿高兴极了,兴致勃勃地做了两个。徐嗣谆听说了,送了一个兔子灯,徐嗣诫送了一个八角灯。 十一娘一一笑纳,送去了甘太夫人那里。 甘太夫人把贞姐儿做的莲花灯放在了堂厅的香案上,徐嗣谆做的兔子挂在了东次间,徐嗣诫做的八角灯放在了内室。过几天又让mama送了她亲手做的莲子糕、芙蓉酥、玫瑰饼过来答谢三人。 三个人兴趣更浓,把家里的小丫鬟、粗使的婆子都拉着做河灯。就连七娘和五夫人也闻风而动。徐嗣谆俨然成了总指挥,昂着小胸脯一下子使唤这个糊彩纸,一下子叫唤那个用沙子打磨灯骨,每天忙得团团转,精神头却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足。 家里热火朝天,倒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几份。 太夫人索性道:“要不,我们到时候就在碧漪河上放花灯。看看谁的花灯最漂亮。我出二十两银子做彩头。” 七娘和五夫人听了直缩肩膀,生怕太夫人把她们留在了家里。 十一娘看着好笑,跟着太夫人起哄:“那我出十两。” 七娘和五夫人对视一眼,忙笑道:“我们不在家,可也不能扫了你们的兴,我出十两。” 五夫人立刻接了话:“我也出十两。” 太夫人哪里看不出她们的心虚,过节就是图个乐子。呵呵直笑,吩咐十一娘:“记得把她们两人的银子收起来。” 十一娘笑着应“是”,七娘和五夫人忙差人去开箱拿银子,当着太夫人面就交给了十一娘。 这样一来就共有五十两银子了。 十一娘出主意:“不如评出个状元、榜眼、探花,再评几个上榜的。” “这样好”太夫人很是赞同,“大家都有个盼头。” 徐嗣谆知道了就和徐嗣诫找太夫人:“我们也算吗” “你是主子,怎么能和仆妇们争利。”太夫人笑道,“不过,如果你们做的河灯比得上状元、榜眼或是探花的,我按着她们的彩头添给你们。” 徐嗣谆听着欢呼起来,吩咐徐嗣诫:“我告诉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得了彩头,我和你一人一半。” 徐嗣诫听着直点头:“哥哥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徐嗣谆满意地拉着徐嗣诫走了,把自己和徐嗣诫身边的小厮叫到跟前,不许mama、丫鬟跟着,关了门做河灯。还怕十一娘问做的是什么,不让徐嗣诫告诉十一娘。以至于徐嗣诫看见十一娘就用小手捂了嘴巴:“母亲,哥哥说不让我告诉您。不过,不是永远不告诉。等过了中元节就告诉您。” 十一娘大笑,抱着他亲了又亲:“母亲等你和哥哥夺状元哦” 徐嗣诫咯咯地笑:“我得了彩头都给母亲。” “好啊”十一娘笑道,“我帮诫哥存起来,以后给诫哥娶媳妇。” 徐嗣诫高高兴兴地去找徐嗣谆了。 十一娘到底也没有亲眼看见两人做的河灯。 中元节那天,她守在歆姐儿身边。 有种讲究说孩子的气血弱,最容易被恶鬼附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