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 建国 (第1/1页)
(十二点前还有一章) 正月初七,征东军各部门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也是在这个时候,孙策接见了庞统。作为此次案件的唯一举报人,庞统得到了在早会上着重表扬的待遇,然后就是实质的嘉奖。 庞统无疑是大才,只不过由于县令以下的官员任命,无需经过孙策,所以他并不知道这位凤雏来到了自己治下效力。 庞统没有参加考学就能任职,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个享誉天下的叔父,原下邳太守陆骏看到推荐信之后,二话不说,就给了一个长史,还别嫌官小,这是他能不上报就直接任命的最大官职。 “士元是愿意从政还是从军?” 问这样一句话,显然就是有破格提拔的意思,庞统没道理不明白,来到征东军时日也不算过长,虽然在下邳做长史,可毕竟是乌烟瘴气的地方。 征东军的一切他都看得云里雾里的,要想了解一个人,一个集团势力,自然是要先了解治下百姓“下官还是想继续从政” “好,最近谯郡太守升迁,正好空了个位置出来,士元可愿意去抵任?” 庞统有能力,能治里能带兵,但孙策没让他去幽州,这是出于对荆南书院(鹿门)的考虑。 这里有一点需要提前说明,庞德公、司马徽这两人其实早就明里暗里留意起征东军,乐安太守向朗、北府军司马徐庶,就是他们的问路石。 显然他们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这才有了这一届的孟建、尹默,包括庞统。 虽然诸葛亮留在了荆州,孙策却相信,这应该不是司马徽、庞德公两人的本意,毕竟那是诸葛村夫,是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甘做他人绿叶的诸葛孔明。 如果真是这样,孙策到也觉得诸葛亮就没那么吓人了,因为有上述心态者,其实都是有心里缺陷的人。 但孙策这里所谓的心里缺陷并不是病,只是一个缺点放大后的呈现。 庞统的任命顺理成章,先是立了一功,然后是庞德公的推荐信,再然后是向朗和徐庶的联名保举,更是坐实了他南州名士之首的名号。 初八,军队方面的擢升名单也出来了,大部分都升了一级,有的升了两级,算是孙策来了个皆大欢喜,当然,除了某两位。 冯习“可恶的蛮夷” 姚苌“耻辱啊,这下魏续他们可以拿这件事说一整年” 至于爵位,目前就只有程昱获得了夫爵,由此也可以看出,孙策对程家,那是真的没话说。 夫爵是什么概念呢? 只要没爵位的人,无论官职高低,见了他都要先行礼,此其一。 其二,他的三代近亲,可以免费享受医疗和就学。 唯一和旧制度不同的是,爵位无法世袭,因此,爵位的珍贵程度就可以突显出来。 初九,甄宓回了无极县,不过很快初十又到了临淄,只是这次是被八抬大轿抬来的。 终于,孙策迎娶了甄宓,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后一个女人,有如此多娇妻,这辈子足够了。 值得让人说道的是,孙策的聘礼只有一件,还是一张绣布,没错了,正是当初他从甄宓房间里巧取豪夺来的。 可以说两人回忆的开始,就是这张绣布,对甄宓而言,这胜过一切聘礼,只因为他还留着,而且是一直留着。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这一天,孙策又宣布放假,临淄城就再度换上了华彩的灯装,整座城市宛如璀璨的明珠,在夜晚显得格外夺目。 天下盛世在青州,盛世翘楚在临淄。 久而久之,这句话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哪怕是李世民和刘备,听完探子的赘述,也不由得叹服,孙策,的确是掀起了又一个星光灿烂,百姓趋之若鹜的鼎盛时期。 新年的庆典,就这么算是结束,整个征东军又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年会上,孙策给周瑜下了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秋天之前,彻底荡平三韩、高句丽、百济和东乌丸。 至于扶余和秽陌人,把他们赶回境即可,东北战事持续太久,是时候落下帷幕。 然后就是交州士燮,李靖同样也需要在今年之内,将交州上上下下掌握在手中,允许他俯首称臣,但军政权利势不能要交出来,否则岂不是空口说白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