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鸳鸯拆散_第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节 (第2/3页)

,真是让人佩服”

    绵乡伯斥道:“果是乡间无知妇人教出的丫头,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口”

    李父见他侮辱自己母亲,不由大声道:“当年伯爷为了逃命来到乡间,瞒了身份娶妻生子,后来仅为了脸面好看,就抛妻弃子,实在是寡廉鲜耻,我女儿的这点失礼在您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绵乡伯怒道:“当年乃是你母亲执意要合离,你也是自愿随你母亲去了乡下,如今见伯府富贵便想要来图谋世子之位,却是打错了算盘。”

    二丫不由笑了:“原来伯爷也知我祖母乃是合离的元配妻子”

    绵乡伯笑道:“那又如何,如今你父庶长子的身分已定,还是识实务些的好。现在实话说与你们也无妨,便是官府里的档上也是早在数十年前就已换了,你母亲手中的合离书根本就做不得数。至于你这个小丫头,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如果你真寻了短路,我大不了再选一孙女陪嫁,可是你的抗旨却是事实,好好想想你的家人吧。”

    李父早就气得说不出话来。

    二丫却不以为然地笑道:“多谢伯爷的关心,我祖母如被定为妾室,我们家以后怕也活得没什么趣味了。如此倒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自然不会轻易寻死,这毕竟是两国大事,可是我还年轻机会多的是,到时有尊贵的伯爷世子们陪着,我也算能留名史书了吧。只可惜有我这jiejie的连累,李淑妍也不知还能否更进一步呢。”

    绵乡伯此时才正眼看向二丫,只见她姿容娴雅嘴角含一丝冷笑,似胸有成竹一般。他不由心中暗惊,只道是个乡下丫头,却没想到是个有心机手段的,果不愧流着伯府血脉今日让她去和亲,却是一招臭棋,竟让自己被她拿捏了

    二丫又笑道:“伯爷也不要再起什么心思,如果我因伯爷而有不妥,只怕你那贵孙婿就要飞走了。”

    绵乡伯如今骑虎难下,心中却也暗暗合计趁二丫还没什么根基悄悄去了她。如今倒被她提醒了,成王求妍儿为媵之事屡出变故,此时又不能与北蛮撕破脸皮,圣上未必不会舍了妍儿。

    他冷静下来,说道:“要我承认你母子身份也未必不可以,只是那世子之位,你就不要想了。”

    李父道:“伯爷放心,我当年既然跟了母亲,就没想过要那位子,只要伯爷做实了我母子的位份,我可以写一份放弃世子之位的声明。”

    绵乡伯一听倒也不失为两全其美的法子,便轻叹道:“为父也是为了整个李家着想,不得不委屈了你母子二人。我回去后,会让人将你母子二人写入族谱,到时你可以随时亲自去查看。只是那衙门里的档子却是不好更换,如今已过去数十年,那原档当年已是被毁了的,再新写一个倒成了假的了”

    李父自然不为绵乡伯的虚情假意所迷惑,只是他也曾做过县令,自然知道那里面的事情。当年绵乡伯用纳妾文书偷换了合离文书,立马毁去也是情理之中的,写入族谱虽也是经了家族众人的见证,只是没有这官府认证,到底还是有些隐患。

    绵乡伯见李父紧皱着眉头,忙又保证道:“你放心,这一经写入族谱并不是我能随意改了的只要大家相安无事,我自然会遵守诺言。如果我真违背诺言去改了,纸里也是包不住火的,到时闹出来,我也没有脸面,何苦去做那费力不讨好的事。”

    李父听着也有道理,长出一口气,也只能如此了。

    二丫知道自己此去,再不能回到故乡,怎会留此隐患。

    她拼命想可有什么好法子,却见当父亲无奈答应之时,绵乡伯脸上闪过一丝喜色,她不由心中一动,话已冷冷说出来:“以伯爷自来小心谨慎的性子,我却不信当日伯爷真就将那合离档子烧了去等我远离故土,这京城一切可就顾不上了,到时伯爷借着李淑妍的身份,翻云覆雨,我又如何得知。总之我相信伯爷的手段,不会真让自己陷于被人告发以妻作妾的境地的。”

    绵乡伯脸色一凝,直直盯着二丫,他发觉这个丫头才智竟不输于妍儿,果是他小瞧了这个乡下丫头。

    其实这是他高估了二丫。二丫本就是才智平常的人,只不过她前后也活了三十多年,经了一些事,有时做事自然会想得周全些。再则她到底也因重生占了点先机,此时她想起上世,祖母自甘为妾,直到父亲被救出后,祖母才将那合离文书交出,绵乡伯当日却是拿到书房细细看了,才用火烧去。

    她不由猜测,或许绵乡伯是要拿去与那官府里的原档子做比较。绵乡伯让自己出现在众人眼中,本就是一个蹩脚的计策,这与他家为了富贵一向大胆冒险却又行事小心谨慎有悖。当日他一定会防着有人告发他为妻为妾的行为,说不定那档子就留在他手中,只是因为李淑妍会带给家中更大的富贵,所以他才急切中昏了头出了这个昏招。

    李父被女儿一提醒,也道:“还请伯爷将此事办妥,否则我一个没有前途的人也不怕陪着伯府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二丫及时补充道:“今日圣上的心结去了,明日怕就会选定了其他贵女,后日咱们就去衙门及家庙里去将看族谱如何”

    绵乡伯狠狠看了二丫一眼,咬牙道:“好,我会尽量在后日办妥所有的事。”

    说罢绵乡伯拂袖而去,李父也跟了出去,二丫则怔怔看着一切,疲惫地坐在那里。

    绵乡伯走到院中,忍不住看向内院,那陈氏果然没有来见自己。

    他不由想起在自己怕受朝堂连累惶惶不可终日时,是那温柔的陈氏陪着自己,当日只当自己要在乡下过一辈子,故二人也曾新婚燕尔柔情眷恋。后来自己竟承了爵位,而陈氏一个粗声大气的乡野妇人如何担得起伯夫人的名号,偏又刚强不许自己纳妾,处在自己的位置若房中没几个妾侍,只守着个乡下妇人过活,倒是让京城世家笑话。

    绵乡伯再看一脸冷然只知向着母亲的长子,心头不喜,道:“如今已是给了你们元配嫡子的名份,倒也算是抵消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