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第3/3页)
者嫁在家里都使得,反正有侯府给你撑腰呢” 万儿想了一回,笑道:“奴婢在小姐面前也就直言了吧,放出去为良民,自然是好的只是奴婢出去了也未必能嫁到好人家,毕竟是奴仆出身。当日奴婢就说了,要给小姐当管家娘子,如今小姐在府里还没掌事,奴婢也不放心离去,倒不如就嫁给这府里的人,又知根知底,且有小姐在,他也不敢欺负了我。等将来有了孩子,就让他陪着小公子玩耍,现就有杨华等人的例子比着,奴婢既不辜负了小姐,儿子又有与小公子的情分在内,将来说不得也能做个官,便是不为官,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个主意倒是不差,二丫笑道:“亏你想得远,也不怕羞,这还没嫁人呢,就想到儿孙上面去了。” 万儿笑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到时小姐生上十个八个的,奴婢的儿子可就是有十个八个的主子照着,还怕以后过不好吗” 虽然杨浩答应帮着留意,不过他说的也对,自己刚嫁到来,就要打发丫头出嫁,人都没认全呢,如何挑好的来,且刚和婆婆关系融洽些,也不宜节外生枝,只得寻个时机才行。 就在二丫偷摸要做媒时,锦乡伯府又成了京城的热点话题。 当日世子夫人徐氏回府后,把二丫无视她的事情,告诉了公婆及丈夫。 锦乡伯爷冷笑:“一个黄毛丫头,以为嫁入高门就了不起了,等杨浩兴趣过了,有得她哭的,到时也别怪伯府不帮她。” 不过因为除了二丫及那定城伯府等对锦乡伯府不客气,其他各府还是给他家留有余地的,所以锦乡伯府里的人也开始出来交际。 因为礼貌使然,因不知李淑妍将来的造化如何,大家都还是很客气的,还有些自以为聪明看到李淑妍潜力的人家,上赶着恭维伯府,一时倒让锦乡伯一家有些忘了半年前的不堪往事。 随着京城各家办喜事,百姓的春收倒也收了点粮食,一时京城里气氛很好,锦乡伯爷便又动了心思。 杨浩这个孙女婿就不要指望了,李淑婉这个孙女,他是领教过的,不是可让人随意拿捏的,与忠义侯府结两姓之好守望相助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当日杨浩加诸于伯府的耻辱必要报复过来。 如今只能指望孙女李淑妍。据说圣上近期每月都要去山上看望孙女,看来一年期满,就是孙女进宫之时,伯爷孙女的名头,不如伯爷嫡女身份的尊贵,这伯爷之位本来就是要传给李航的,为免夜长梦多,倒是趁着这个喜庆气氛,把爵位让给儿子承了。 伯爷想好后,立马写了折子递了上去。圣上见了龙颜大悦,这锦乡伯倒是个知情识趣的。 言官们一见也乐坏了,前段时间刚平息下来,锦乡伯又撞了进来,如此急不可耐地把爵位传给世子,要是别人怎么不等上三两年再行事,如今看来他还真打着让孙女进宫的想法,如今前朝后宫俱都风平浪静,为国为民,都不希望有人来打破这个平静,众人岂会让他如愿。 第二一九章再无瓜葛 锦乡伯本就是被圣上罚了的,就该老老实实在家里思过,没想到这还没半年呢,就又跳出来了,生怕别人忘了他。 言官们一致认为,锦乡伯未能好好反省,辜负了圣上对他的仁慈,更该加大处罚力度才是。 锦乡伯辩解道:正是因为自己年老不能为圣上分忧,本就是心中惭愧,又因此前行事不周,不敢再食君禄,故才把爵位让儿子承了。 锦乡伯之言倒也有些道理,只是众人均质疑李航的承爵,在有嫡长子的情况下,不该由他来承爵。 倒不是那些人要卖人情给杨浩,而是这是多少年的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大齐朝自来就是要立嫡立长,人们都已经习惯认可了这个规则,故也都相安无事。如果由锦乡伯府来打破了这个规矩,到时便会嫡庶长幼不分,乱了纲常。平民之家因此搅得家宅不宁也就罢了,万一这种风气使得皇子们生了心思,再来个景帝之乱,这大齐朝才安生几十年,怕是又要天下大乱了。 若说李达盛是个不孝不悌的不足于承担爵位,故才绕过去让次子承爵,众人也无话可说,可李达盛无论是官风私德俱未听说过有什么不妥的,倒是李航当日以侄女代亲女做媵的不慈之事,却是真真的。他既然得了世子的荣华,却让侄女承担为国出力的义务,这天下的好事全让他占了。 所以言官们一边倒地要求,锦乡伯的爵位应该由其嫡长子来继承。 锦乡伯自然要拿出文书来说事,但这事言官们并不认可,无缘无故为何要放弃爵位,这中间还不知有什么不能为外人道的阴私事。 于是便有人翻出了当年锦乡伯合离的事,明明是合离后来却又是为妾的文书,最近才又换回合离文书,只看锦乡伯府的家谱上新添上的文字便知真假。说李达盛没被胁迫,小孩子都不信。 锦乡伯无法只得让李达盛亲自出来声明,李达盛自父亲算计女儿起,便不再对父亲抱有亲情的幻想,故直言只要伯府承认母亲元配的身份,他便放弃这个爵位,所以不会再对爵位生出妄想来。 果然有了后妈就有后爹,以后但凡有元配夫人身子不好,别人都会劝道:“把心放开了,好好养着,难道将来要让儿子拿爵位家产来帮你正元配的身份”由此可见,众人对李达盛母子的同情及对锦乡伯府的不齿。 锦乡伯嫡长子是放弃了继承爵位,但李航仍是不好承爵。这算计侄女的事就不说了,有人又翻出了当年李航压着李达盛的考评,害他不能为母请封。甚至以李达盛当年发现铁矿的功劳,不至于只做个七品的秘书郎,未必不是李航公报私怨捣的鬼,这种人如何能当得伯爷,若是他有了权势必不能禀公办事的。 这压着考评是真,不过后一件事却是当年圣上防着杨家安排的,但圣上当然不会说出来,李航也只能背着这个黑锅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