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节 (第1/3页)
,不知是哪家小娘子看上他,这才遗帕留情。【】 果然甫一进门,就有个小丫头来索要。 小丫头见问,忙道:“我家是忠义侯府的还请大爷把帕子还了奴婢。” 众人都愣了一下,这可不是他们能随意调笑的人家。庄简泽想起今日是杨浩出发的日子,心头一动,笑道:“原来是忠义侯府,真是失敬失敬手帕原物奉还” 庄简泽说罢,便自袖里摸出方锦帕来,递给小丫头。小丫头伸手接了帕子,又施礼道谢,忙上楼去复命。 小红接过小丫头递过来的帕子,笑容便凝结在脸上。少夫人不喜用锦帕,除非出门做客,否则她都是用素棉的,今日因只是自家在此一坐,故少夫人用的是素帕,或许是那人拿错了 小红便带着那个小丫头一起下了楼,询问掌柜的刚才的客人在何处。掌柜的早就被人打了招呼,忙道:“没留意,或许走了吧” 小红也没了主意,便又上楼去,走到二丫跟前,把锦帕的事悄悄说了。二丫接过来看一眼,果然是男子之物,定是哪个浪荡儿捡了她的帕子,有了那该死的想头了。 她又细想了自己的帕子,只是在细棉布上裁下,边角处绣了几朵小花,并无任何印记,便是路人拾了也只当是寻常小门户之女子丢的,便是拿出来也不会被人想到自己身上,倒是不妨事。 二丫又细问小丫头,是否报了自家的门户。 那小丫头虽不知道帕子被人换了,也知定是有不妥的地方。她也是个机灵的,当时不过是为了震慑一下那人,便自报家门,如今见少夫人一脸凝重地问道,忙回答道不曾说出府里的名号。 二丫点点头,实在是找不回来也只能作罢,幸好不曾让人知道自己是哪家的,那帕子又不值什么,说不定他见无甚趣味,便丢开了。 虽然那浪荡儿可恶,平白戏耍人,这锦帕却是留不得,也不好私下里毁去,免得让那人以为自家收下了呢。 小红把帕子交给大堂,只道小丫头在门口捡到的,若有人来寻,只管给了他就是,不必多说。 万儿也知此事不好声张,便对二丫悄声笑劝道:“说句真格的,那个帕子在外人眼中,也就是小丫头或不讲穿的丫头媳妇才用的,旁人再不会想到会是主子们用的。” 二丫看着小红上来只笑了笑,就怕有心人看出端倪来,但愿那人真的出了店。 小丫头领错了帕子都不自知,可见定是主子身边的大丫头或媳妇子的,偏小红下楼去又跑来了找自己讨主意,若是个聪明的,定会想到那个帕子就是自己这个主子的。 偏这种事又不好声张,便是仗势去搜身,未必就一定能找出来,毕竟是那么好掖藏的物件。 却说那众人见五公子偷梁换柱,心中知道定是五公子旧态复萌,想寻些乐子,不过仍是小心劝他,大户人家的大丫头也是整日关在家里,没那么好勾引,何况又是忠义侯府里的,真没必要去招惹。 庄简泽邪魅一笑,只招呼着人去了房间,他自己做在窗前,恰好看到大堂里的一切。 当那个大丫头出来时,他尚还不敢断定,但看到她手足无措地上了楼,不多时再把绵帕交给柜上,他便心下了然。 世间哪个女子不在自己用的帕子上下足了工夫,总拿最好的绫罗绸缎做帕子,恨不能用金丝银线绣上最精致细密的花卉,而且还要费尽心思地熏了香,这位世子夫人倒是返璞归真,或者是果然风华绝代不须用这些来取悦于夫婿 因为斋香楼的酒菜极佳,有时也会有些女眷来此品尝,所以斋香楼在旁边另修了一道门,只供女子往来。 庄简泽见时候差不多,便唤来掌柜的,问那个大丫头是如何交代的。 掌柜的忙道:“那位小大姐说,这帕子是她们的一个小丫头在大堂里捡到的,便放到小的这里,如有人问起,便还了就是。” 庄简泽笑道:“正好,我的一方锦帕才刚找不到,你拿来让我看看方才那个大丫头是谁家的,也好让我当面道谢。” 掌柜的忙陪笑道:“具体是哪家倒是不好说,左不过是大户人家的,五爷以后也未必会遇得的上,况且那家也走了。” 倒是个乖觉的,庄简泽已经印证了猜测,便收好帕子,不再为难掌柜。 自杨浩走后,二丫只觉得心中空荡荡的,有种说不出的凄然,尤其是夜里一个人孤零零躺在床上,越发的怀念与杨浩二人嬉闹的情景。 如此好几日,二丫才勉强打起精神头来侍奉公婆。幸好忠义侯夫妇也体谅她少年夫妻乍一离别,自然心情不佳,只让她好生照顾自己,不用急着上来侍奉他们。 二丫好容易把心情梳理好,就有一件让她开心的事发生:朝廷的俸禄发了下来。 侯爷的年俸是五千两,侯夫人与世子俱是三千两,做为世子夫人的二丫年俸则是一千两。另外,忠义侯又是辅国将军,杨浩在外领兵打仗,则又另有俸银。 因为朝廷是按春秋两季来发俸,所以此次只发一半,等明年春季再发另一半。 二丫在前世因是诰命夫人倒也领过俸银,一年不过一二百两罢了,如今看到自己什么事也不做,凭白拿了这些银子,倒是抵得上朝中一二品大员的俸银了,幸好他们还有禄米,不然二丫更是心虚的很。 二丫又是心虚又是兴奋,这银子自己要拿出些来孝敬祖母等长辈,再给杨浩买点东西,或者哪天空了让人买了米面去散给穷人 二丫筹划到大半夜,才想起这银子并不在自己手中,一早就归到总账里去了,不过这样也好,这府里的下人们也算是花到了自己的银子,以后若是再敢不敬自己,自己也能理直气壮地教训他们了。 第二日,二丫顶着两个黑眼圈来到婆婆房中。 杨夫人见她两眼犹是明亮亮的,以她对儿媳的了解,自然明白二丫此时的心情,故笑道:“咱们内宅妇人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