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1/3页)
人笑道:“你能有这个孝心,我很欣慰,现在首要的是先把家管起来,其他的等老爷他们回来再说吧。【】” 自此二丫便开始在杨夫人的指导下,全面接管起来。 内院里的事,二丫已经早就驾轻就熟,只是因为杨家男子大多不在京城。所以府外的产业也是当家主母一并管起。 忠义侯府的产业之巨,是二丫完全想象不到的,不免压力很大,越发虚心地跟着杨夫人一点点学起。 又叫来后面的管事细细询问,幸好杨家的管事们还算忠心为主。这几年便是完全放手不管,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只是作为当家主母自然不能睁眼瞎一般,若是被下人存了轻视的心,上瞒下欺一通,离败落也不远了。 就在二丫为了管家一事废寝忘食时,皇宫里的李淑妍也开始隐在丽春阁内深居简出。 李淑妍已经意识到,因为圣上对自己的宠爱,使得自己犯了众怒,里外总被人打击。如今只能暂时蛰伏,顺利产下儿子才是目下最重要的,生不出儿子,再得圣上隆宠也是白搭。 虽然皇后把皇宫治理的很好,众妃嫔可以为了争宠相斗,在圣上及皇后眼中。都是无伤大雅的事,但却万万不许做出伤害皇嗣的事,一经发现,罪过可就大了,定会累及家族的。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李淑妍还是能不出丽春阁一步就不出,再说了她两个月的身孕顶着五个月的肚子,还是少见人为妙。 李淑妍又严令众人注意防范饮食等安全,寇儿更是打足精神冲在最前面,莺儿与她情同姐妹,见此便不免暗自摇头。 当年她二人也曾说过,如果将来陪着小姐一同侍奉姑爷,也算是全了终生服侍小姐的忠心,如果不能,便嫁过管事,帮着小姐打理府务,将来二人就做个亲家,也不枉了姐妹一场。 可就寇儿当日为了学艺,避子汤避子药没少吃了尝了嗅了,以后怕是生子无望了。 李淑妍当然不知其身边侍女的心思,当日她可是征求过她二人的意见,问是否愿意进宫,她二人皆道情愿一生侍奉于她。 为主尽忠一生不嫁的也大有人在,她见她二人情真意切,自然也就信了,心想将来等她做到高位,还愁朝中官人没人争着求娶她们吗 李淑妍经常请圣上来陪着自己用餐玩耍,还要求圣上对着自己肚子的胎儿说话,美名其曰胎教,说是这样孩子生下来,自然就会识得父母亲。 情之一事,最让人看不懂,怀了身子的孕妇能有多好看,偏圣上是越看李淑妍就越爱她,如今看李淑妍如此说,也觉得有趣,便故意引她开心,对着腹中胎儿调笑几句。 哪知还真是有效,在孩子五六个月时,圣上便能与胎儿隔着肚皮做游戏,使得他愈发惊奇,只道这孩子天赋异禀,只可惜不是元后嫡子,再是聪明也只能做个闲散王爷 李淑妍不免得意非常,这么土著们如何懂得胎教,最多给胎儿读读之乎者也,他听得懂才怪。 只是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那便是圣上仍会宠幸其他妃嫔,不过李淑妍也已经想开了。 古代富户睡个妾室丫头,真不算什么事,他们自小受这个教育长大,自然没有为谁守身如玉的念头,更何况是一国之君,这事情只得一步步引导才行。 况且硬要把圣上的这个毛病别过来,需下一番大功夫才行,到时免不了要生气冷战,那可是个耗精力的事,不适于自己现在的身体,况且自己现在不能侍奉,筹码太低,等生下孩子后再严加要求也不迟,人生长着呢。 说起来圣上也算是做得不错了,几乎日夜泡在丽春阁,对李淑妍母子的感情是日益增进。 大臣们虽有微词,但李淑妍却有意让他们见识一下,自己在圣上心中的位置,也好让他们好好思量一下,今后该如何站队。 这所有的一切,皇后自然也知道,但她选择了沉默,不再苦口婆心,忠言逆耳。 少年夫妻,二十年的相守,又生儿育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生出感情,况且当日二人也是恩爱非常。 虽然中间夹杂十多位妃嫔,大家出身的皇后,自然不会十分把这些放在心上,只是经过那一夜后,她对圣上感情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缝,再加上这段时日圣上的所作所为,圣上在她心里占的份量也就越发少了起来。 这里的心少了,势必其他地方的心便多了些,皇后的心便几乎全移到儿女身上。 尤其是得知圣上赞叹李淑妍腹中胎儿聪颖,可恨不是元后嫡子时,皇后此时才相信,当年在皇庄里的那句话,原来不是戏言,心就渐渐硬了起来。 时光如梭,夏去秋来,转眼间便到了秋末。 这日二丫抱着小胖子进宫来陪皇后说话。 却是皇后从前朝得知些忠义侯父子的情况,欲对二丫说说,以安她的心。 说起此次杨家父子东去,却是因着东临国内政而去的。 原东临国君主被本国手握重兵的燕王赶下了宝座,仓慌逃到了与大齐临界的山林中藏匿,缺衣少粮,自然就打会做些打家劫舍的勾当,燕王得到消息,便要围剿,因着在大齐国境里,便请大齐相助。 东临国国君此时也开了窍。 他本就是依附着大齐的小国,当年因为燕王有所图,才会与大齐开了战,最终被赶下台来。 于是他便请大齐皇帝主持公道,正本清源,以正纲常。 其实新国君已经做了三四年的国君,早就做稳了位子,又手握兵权,东临国原国君又是平庸之辈,手中并无多少兵力,想也知该如何选择。 便是前世也是燕王做了一世的国主,虽然被杨浩打得渐渐不支,国土流失,幸好杨浩被害,大齐国内乱成一团,这才有了喘息之机。 前世因为东临国杀了杨老将军,杨浩便时时想着要为祖父报仇,夫妻之间又不遂心,于是成亲半年,他便请旨出了京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