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1/3页)
要启奏陛下:川阳侯府的二少夫人窝藏杨浩,今日捉拿杨浩时,刀剑无眼,竟是一同伏诛” 圣上明白,此事必有内情,川阳侯府一向与杨家无交情,一个小媳妇哪会掺和这些事。【】不过,他也懒得管了,只想快些结束这些糟心事,早点开始新的生活。 圣上说道:“朕不欲在此事多做纠缠,既然她已伏诛,川阳侯府又素来是个忠心的。想来不会掺和进来,你看着处理吧” 辛公公接了令,慢慢退了下去。 圣上想了想,叫来个内侍,嘱咐他把这个消息悄悄递给皇后。 因为当时一时冲动废后,引发出现在的结局来,圣上心里还是很愧疚的,多年恩爱夫妻,他也不忍心取她性命,心里倒是隐隐盼着,她没了活头自行了断,倒是省了许多事。 可惜发生了那多的事,皇后依然坚持着活了下来,如今杨浩也死了,杨家是彻底断了烟火,估计她再没了活下的了吧。 辛公公看着眼前相拥着、被射得刺猬一般的两个人,倒是蛮同情李淑婉的,命令道:“把刘少夫人的尸身拾缀一下,好还给侯府。” 蒋千总忙令人上前,有上去分开杨浩与李淑婉的,有上前去拔箭的。 哪知二人气绝已久,身子早就僵硬了,临死前杨浩又是紧抱着李淑婉,自然不好分,再看拔箭的人,一拔就带出块rou来。 辛公公如今也算不得男人,当日用皇子妃们用刑,也是为了报师父之仇,此时见了这般惨状,倒是心中不忍了。 他忙捏着帕子掩了口鼻,叹道:“罢了,也是我心软,不忍你们死后再受皮rou之苦,不必分了,就这么合葬在一处吧。日后在阴曹地府也做个伴,我也算是积个阴德,你们来世再还吧。” 蒋千总忙道:“还是干爹心慈只是没有尸身,如何对川阳侯府交代” 辛公公冷笑:“交代什么侯府的人助着叛逆,圣上没怪罪,已是大恩,他们敢说出个不字来看看。” “可是刘少夫人与杨浩葬在一处,总不是个事儿吧。” 辛公公大笑:“什么刘少夫人杨浩依法伏诛,其妻李淑妍以身殉夫,圣上感念二人夫妻情深,故特准其夫妻葬于同xue。” 蒋千总不也违拗辛公公,只得依言行事。 此时静空及赵仁家的已被绑了,鉴于李淑妍母子的特殊,不敢随意绑了,只着人在房中看着。 李淑妍听到辛公公的话,忙请了辛公公说道:“这定不是陛下的旨意,你如此行事,置我于何地” 辛公公看着貌美如花的李淑妍,心时暗骂:贱人,还有脸来问此事,你就这样的yin妇,也配与丈夫葬于一xue就不怕到了阴曹地府,杨浩找你算账 如果不是这个贱人不守妇道,哪来后面这些事,自己的师父也不会被太子打杀了 辛公公阴冷地看着李淑妍,李淑妍心头不由瑟缩了一下。 辛公公这才尖声笑道:“我既然这样说,自然有我的道理,贵人只管放心” 辛公公又帮着干儿子,敲打了一众人,这才去了川阳侯府。 听到李淑婉竟然包庇朝廷钦犯杨浩,川阳侯府皆大惊,因为李淑婉与李淑妍是堂姐妹,此事倒也是合情合理,又知辛公公如今是圣上眼前的大红人。忙塞了金银,求他在圣上美言几句,不要降罪于侯府 辛公公看着从前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侯府,如今在自己面前犹如孙子一样。心里好不得意,忙道:“放心,只要有我在。必不会让贵府受此牵连的。” 倒是刘栋因不见妻子尸身,妻子亲信赵仁家的也不见踪影,觉得情况有异,便质问辛公公。 辛公公笑容一敛,尖声道:“令夫人可是犯的死罪,我不过是奉陛下旨意来走这一遭,如果刘大人有些不解之处。大可面见圣上问个清楚” 刘栋看了看身边的亲人,不得不忍气吞声,心中想着如何遮掩此事。 辛公公去宫中复命,圣上怒道:“李淑妍明明还活着,如今说她追随亡夫而去。要她以后如何见人” 辛公公忙道:“陛下请息怒先听奴才把话说明自从皇后与太子谋反,陛下心如火焚,日日不得开怀,后宫娘娘们也是各有心思,不能宽慰陛下奴才看在眼里,实在是痛心这李淑妍本就与陛下有情,且又是那样蕙质兰心的人,有她相陪,圣上也能过得好些” “李淑妍只要一天是杨浩的未亡人。就必不肯与陛下亲近奴才这才想出此法来。今日奴才已派人护送她去了玉真观中,陛下见她倒也便宜。等过段时日,风头过去,圣上可以给她另安个身份接进宫,或是安排在哪里,也都使得。” 这倒是实事。如今圣上到了后宫,那些妃子不是小心地为皇后说情,就是旁敲侧击地问圣上欲立谁为太子,倒真是没个安生贴心的。 圣上看着辛公公,感叹道:“也是你有心你的忠心,朕会记得的你会不会觉得朕与内弟媳有情,是极荒唐无耻之事” 当然是无耻至极,不过辛公公仍是恭谨道:“不,奴才不这样看,这情之一事,最是难说情之所至,情不自禁,总是缘分,没有对错。” 圣上深松一口气,笑道:“你差事办得好,下去领赏去。” 一时京城内外都知道,杨浩夫妻惧身亡。 一方面感叹杨家那样富贵的人家,一夕之间败得如此彻底,只留下一根独苗,要是再出什么意外,杨家就断了血脉。 另一方面,李淑妍如今俨然成了贞节烈妇的代表,若是她与杨浩夫妻情深,也算是殉情了,可偏偏杨浩身在福中不知福,对她一向冷淡,没想到李淑妍仍是在杨浩故去时,慨然赴死,可见其贞烈性情,一时人人称颂。 川阳侯府的二少夫人,此时也不幸生了急病,不几日便去了,其身边的忠仆,自悔侍奉不周,也一死殉主,众人皆纳罕,亦是称颂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