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想挖护城河 (第1/1页)
样机已经有,生产只需要小蓝去忙乎就可以。张凯有些新想法,需要集中精神梳理一遍。在这阵子忙乎光刻机的过程中,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张凯有些拿不定,在光学和微电子两个名词之间晃动。最近收购的几家小厂,除了玛瑙光学,其他的张凯连名字都没记住。玛瑙光学的技术,张凯现在也看不上。但是,是不是光学方向就没有前途了呢? 张凯拿着机器人打磨的镜片,目光落在了电子显微镜上,陷入了沉思。 黄度克的压力非常大!即便他顺利和张凯签了合同,压力依旧非常大。圆晶厂简直就是个吞金兽。 如果仅仅是吞金兽那也罢,半导体行业还是一遍红海,到处都是食人鲨,以华花通讯的身板,也不够它们几顿。 所以,黄度克必须在新的光刻机到手之前,调整好圆晶厂的各项事情。 比如说人力资源,旧的班底哪些留哪些去。这个安排人事部去做。 比如说技术设备,张老板还算厚道,对常规生产线的配套改造调整都在合同签署后发了过来,这项工作也必须本周完成。这个安排技术总。 又比如说钱,银行贷款分批下来,后续的款项还要接着追。这个还是要黄度克自己去。因为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钱。其他嘛事也不干不了。 黄度克还没回到总部,就已经把各项工作安排了下去。他一到总部,就汇同财务飞帝都。 为了华花通讯的转型,黄度克拼了。 这次转型几乎是90°转弯,船越大,转弯就越难,风险就越大。 在华花通讯董事会,即使暂时没人出头跟气势如虹的黄度克硬扛,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黄度克现在那个位置下面十有八九有个火山,而且还是活火山。 渔村本地乃至粤省本地的传统媒体都买华花通讯的账,暂时还没有负面报道。但是其他地区的媒体以及网络媒体,早就已经一片看衰。 长江报说,“华花通讯的这次转型来得很突然,基础很薄弱,未来会很艰难。” 帝都日报,“华花通讯转型艰难,生死未卜。” 青年日报,“华花通讯董事会应当一注意节奏。” …… 如果说这些评论还算客观的话,魔都日报、航市日报之类的幸灾乐祸得很露骨,很直接。 “华花通讯想涉及半导体,还是省点吧。” “华花通讯的鬼迷心窍,意图搅乱半导体格局。” 更有甚至,把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比较。 “华花通讯应该从互联网+通讯进行突破,而不是乱作为。” 至于网络媒体,那更加是沸反盈天。 “华花通讯这就是在拿股民的钱去打水漂。” “应该严查华花通讯管理层,看看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新媒体,那更加没有什么好话。 “华花通讯是国贼,送钱给外国。” “早就知道华花通讯是这样的了。烂泥扶不上墙。” “就是也不知道撒泡尿照照,就他那样还敢做半导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