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大工程师_第二百零三章 超导电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 超导电机? (第1/1页)

    张凯仿佛走进了死胡同。山寨图95的经验和它的技术积累,在倾转旋翼机开发上好像用处并不大。

    电机动力仍然不够,电池电量也不够。

    难道又要重走一遍山寨图95的路?

    这可把张凯愁坏了。

    他做好了改进款的设计,机身变得更宽大,更短了些,机翼上的螺旋桨也移到了两端,外形总体是越来越像鱼鹰。

    无论路有多难走,终究要踏出第一步的。

    有了设计图,有了设计参数,张凯接着开始构建流体力学模型。

    双翼旋转,如何平衡两个翼轴传递给机身的震动?v22的做法是,双翼异步旋转。

    这样子做,确实是可以减轻颤动。但是也导致航电控制很复杂,这也埋下了些隐患。

    控制复杂,容错率差,这就对飞行员的cao作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虽然张凯开发的是无人机,但是同样是这个道理。无人机cao作困难的话,同样会增加风险。

    这不得不让张凯重视!

    新的无人机,应该采用哪种起飞方式呢?

    一连数日,张凯都找不到突破口。

    愁死了!张老板都愁白了两根头发。

    遇到这种情况,张凯采取的办法是,先把困难扔一边,挑简单的做。也许破解难题的思路就蕴藏在简单的题中呢?

    这有没道理,那就见仁见智了。

    从理论入手,把无人机的参数整合在一个数学模型中,然后求最优解。

    这种做法适用在各种设计场合,无论是污水处理还是无人机设计,张凯认为都可以这么做。

    以前他没有机会这样做,为什么?

    那是因为这需要使用比较多的数学工具,还需要使用比较强的计算机。

    这两样东西,张凯以前都没有。现在呢,嚯嚯!一应俱全!

    所以,张老板没多久就把倾转旋翼机的动力学模型做了出来。

    接着就要开始考虑电动机的问题。v22使用的是涡轮机,动力强劲,升力速度都有保障。

    电动机要输出它那么强劲的动力,就必须要进行改进。在常规电机上修修补补也是不可能的了。

    无论张凯怎么设计,怎么调整优化,质量始终降不下去。

    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铜线的质量,比如说铜线的发热,又比如说……

    每一个原因无不提醒着张凯,特么的应该换了铜线。应该选一种不会发热的导体,质量还要轻。

    怎么想着想着,好像要往超导体的方向跑了?张凯有些惊讶地想着。

    有其他办法吗?想来想去,还是木有。

    所谓超导体就是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材料,早在1911年就被荷兰科学家发现,这一百多年过去了,各色各样的超导体材料层出不穷。

    而用超导体做电机也不算太新鲜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帝电力研究院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温超导电机-25W的小型超导直流电机。这里所谓的高温不是我们一般情况下的高温,而是相对于绝对零度那个,这个高温大概是77K以上,换算成我们常见的单位就是-196.15摄氏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