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5 入山 (第1/1页)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野人山比起曾经已经开放了很多,在新技术的保护下,外人入深山虽还是困难重重,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恐怖。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不太愿意踏足这片土地。 郭威胆子溜大,在这次之前,已经进了两趟野人山! 虽然入山不深,但确实找到了不少好东西:远征军的皮带扣,步枪……甚至还摸到了一个远征军士兵曾经用过的烟锅(滇省方言,实际上就是烟斗,但不是曲状的,角度比较直,吸柄也比较长)。 最最得意的,就是在一个部落里居然淘到了一张黑白照,一名穿着军装的军人表情严肃的立在相片中…… 虽然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这个人是谁,只知道他是一名低级军官。 但这张照片依然在小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得了这么些好处,郭威对野人山的兴趣更大了。 在这里,只要有向导带着你,相对来说危险性不那么大,而且这里与外界隔绝,部落还没有明显的商品意识。 不需要花多少钱,用盐巴和大米就能换到不少好东西,毕竟这两样东西是这里的硬通货。 这次,郭威开着皮卡,带了整整一吨多的盐! 怕雨林地区下雨食盐受潮,郭威还请人专门将食盐每五十公斤一包码好,再在上面覆了两层塑料薄膜。 这次请的向导是熟人,名叫阿卡,也算是山里的土人,不过居住在大山外围,这几十年来与外界交往密切,他的哥哥阿湓就是郭威在缅国这边店铺的员工。 他就是哥哥推荐过来的,前两次也是他带路进的山,小伙子虽然跟着哥哥学了些华夏语,但说话还是磕磕绊绊的,不过人很热情很淳朴,郭威挺喜欢他。 这次走得更远了些,进山越远,向导和土人部落交流越是磕磕绊绊,郭威知道他大概在语言上遇到问题了,现在也只是大概能听懂。 后面怕是只能靠比划了~~ 好在他有一张土人脸,说的话哪怕双方不懂,至少别人知道他是山里人,说的是土语。 跟着他,危险性有,但应该不大。 进山一段路后,车辆无法继续行驶。 反正一路也提不起来速度,皮卡旁边一路晃悠,小跑跟着四匹骡子,卸了一部分盐下来架在骡子的货架上,掩藏好车辆,两人晃晃悠悠的出发了。 虽然比前两次进山远了,但郭威也只准备稍往前探一探,并未打算一次性进入太多。 慢慢来,一步步踩稳了,心里才踏实。 再怎么喜欢这些东西,命还是最重要的,步子跨大了容易扯着蛋! 一周过去了,连着遇到三个部落,每到一个部落拿出一袋盐进行交换,剩下的都藏起来。 这是第四个部落,也是郭威目前为止到过的最远的地方。 看着向导阿卡越来越艰难地和部落土人交流,随着语言交流不畅,比手画脚的程度越来越高,到后来甚至拿了根木棍在地上画了起来,看着那抽象的不能再抽象的线条,郭威不禁扶额:真是佩服那些看着这些抽象画,最后居然还听懂了的土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