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慢穿生涯_10 入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 入彀 (第1/1页)

    日子就这么晃悠悠过。

    本想混吃等死的彭懿,实在耐不住老爷子天天“发光发热”的唠叨,加上这半拉年都帮着几个伯伯阿姨一起搞一个大型历史剧的服化道,天天忙着画图纸、打样衣、做道具……

    自己学的哲学暂且不论,辅修的历史专业就是冷门学科,家里要是没矿,学了这俩专业,基本上只能考公、考教师,或者是当销售了。

    但东边不亮西边亮,彭懿现在一忙起来,就在这一块缺人手!

    最后连蒙带骗,把十来个京大的同学、师兄弟都拉来当苦力,顺便拉拔了七八个国戏、中影专门学服化道又没混出什么名头的人过来搞成项目组。

    由于彭懿本身底子在,又有老爷子着圈子里立下的名头,加上数位扛鼎各断代史的大拿、老师在屁股后面撑着,别人花重金都不一定能请到的历史顾问,彭懿直接拿着东西上门去问(毕竟年轻,现在要拉大旗作虎皮,以后位置起来了,就无需如此刻意了)……

    之前一直被各位知晓他本事的叔伯阿姨当做外援拉去敲敲边鼓、帮忙核对图纸,近两年来,靠着专业的班底,彭懿的团队接连挑起了数个大型央视历史剧的服化道大梁!

    更在业内打下了不小名气!

    甚至在去年拿到了白玉兰最佳服装设计奖!

    等1005年底,做完《贞观之治》的服化道项目后,彭懿召集大家一起吃饭,统计人数时,才发现一直跟在身边干活的人已经上百!

    单是从京大历史系毕业的本科就有21人,硕士研究生5人,一直混迹于各剧组,实战经验丰富的更是多达30余人!

    这还不算随时能当外援的二十余位历史界大拿!

    四十余位参与过四大名著服化道及先期准备、后期制作的爷爷奶奶、叔伯阿姨!

    要是再把周边的小鱼小虾、打零工的人算上,彭懿这一个班底将近500人!

    之前一直是按劳分配,谁干得多谁拿得多!

    最开始是彭懿接单子,做得下来就自己弄,做不下来就分给底下的人。

    一般能到彭懿这里来的,都是在业内大佬的指引下才能找到门路。

    毕竟彭懿只帮着几位爷爷奶奶、叔伯阿姨做过这些东西,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名头不小,甚至不少人都直接请彭懿做过衣服,但名声没出圈,不到一定层级连彭懿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因为老爷子在战争期间作为民主党派人士,是宣传领域的一面旗帜,靠向党后,具有极大的统战意义!

    建国后,老爷子在政治领域的地位极为特殊,彭懿跟着也和不少其间领域的叔叔伯伯打过不少交道。

    领导的秘书以及家里的夫人,对衣着服饰都很敏感,见过彭懿每年为老爷子准备的重大活动衣服之后,一些人渐渐找上门来。

    上行下效,这些在顶级的政治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能喜欢这些既传承华夏文化,又以现代装束符合华夏人身量美感的衣服,彭懿还是很看重的,所以几位与老爷子交好的伯伯、伯母(大家懂的)都曾穿过彭懿设计的衣服,包括近年来第一夫人的很多套出访衣服,都是彭懿帮着设计制作。

    自家孙子有如此本事,老爷子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万般骄傲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