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之路_第三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1/1页)

    乡试结束后,路明瑞本来打算考完试就直接回去的,可是有好多人在这里准备结交朋友拉关系,本来路明瑞他们是想马上走的,可是听到大厅里有人在讨论江南贪污案,有钦差大臣过来了。

    路父他们听说后,就打算就在这里看看钦差老爷,回去好和乡亲们说道说道自己也是见过世面的。路叔也很激动,像他们这样的老百姓见到大官不容易,最多见过县太爷,这次可以见到京畿的官不容易,除非……也不是不可以的,现在说这些太早了。

    路明瑞对此事淡定的很。见长辈都决定留下来,于是也顺势留下来交友喝茶,抄书赚钱。

    路父也不阻止,毕竟这不是涉及到科举舞弊,因此,差抄贪官什么的不用顾及考试的面子,反而惩罚的越多,朝廷缺人才了,他们才有机会。皇上会开恩科或者把翰林院的人下放到地方可以为他们腾出位置创造机会。不然要熬资历疏通关系什么的,要耗费好多人力物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考中进士了,否则想太多了也没有用。

    每次杀贪官老百姓都很感激黄上,说皇上万岁,为皇帝歌功颂德。路明瑞其实很想说这就是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贪官污吏们的钱哪里来的,还不是贪污了百姓的钱,百姓缴纳各种杂税,没钱了甚至卖儿卖女。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吏治清明,贪官污吏们不敢贪太多,控制在一个范围内,百姓至于过得这么辛苦吗?或者是贪污的风险非常大,全族都承受不起,做官的福利待遇又好,又有几个人肯冒风险,人都是趋利避寒的。所以这需要制度来规范。在贪污腐败这一方面法律不健全,历朝历代都是靠圣上裁决,有的皇帝仁慈也许就轻轻放过,有的残酷一些,有的涉及到了皇子夺嫡,为了儿子也只能遮丑了。圣上也是人啊,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啊,因此很难公平,或多或少带有感情色彩。不过,这也不能怪别人守不住经不起诱惑,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寒窗苦读十年的寒门学子更是对这份抵抗力弱,谁没有欲望,只看自己的自控能力的强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