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余元来找死,万刃车屠戮 (第1/2页)
听着余元作歌罢,姜尚心中十分着恼不乐,与惧留孙共议:“道兄,如今放不得余元,且将他囚与后营,等取了关,再做区处。” 惧留孙沉吟道:“子牙!你可命匠人造一铁柜,将余元沈于北海,以除后患。” 姜尚命铁匠,急造铁柜,造成,将余元放在柜内。惧留孙命黄巾力士抬下去,往北海中一丢,沉于海底,黄巾力士回复惧留孙法旨不表。 且说余元入于北海之中,铁柜亦是五金之物,况又丢在水中,此乃金水相生,反助了他一臂之力。余元借水遁走了,径直往碧游宫紫芝崖下来。 余元被捆仙绳捆住,不得见截教门人,便与掌教师尊,忽听得一个道童,唱道情而来,词曰:“水远山遥,隔断红尘道;粗袍敞袍,袖里乾坤倒。日月肩挑,乾坤怀抱;常自把烟霞啸傲,天地逍遥。龙降虎伏道自高,紫雾护新巢;白云做交,长生不老,只在壶中一觉。” 话说余元大呼道:“那一位师兄,来救我之残喘?” 水火童儿见紫芝崖下一道者,青面红发,巨口獠牙,捆在那里,不由忙上前微微皱眉问道:“你是何人,今受此厄?” 余元忙道:“我乃是金灵圣母门下瀛洲岛一气仙余元是也。今被姜子牙,将我沉与北海,幸天不绝我,得借水遁,方能到得此间,望师兄与我通报一声。” 水火童儿应了声,径自来见金灵圣母,备言余元一事。金灵圣母闻言大怒,急至崖前,不见还可,越见越怒。 金灵圣母随后径自进碧游宫内,见通天教主行礼毕,言道:“弟子一事启老师。人言昆仑门下欺灭吾教,俱是耳闻。今将一气仙余元,他得何罪,立用铁柜,沉于北海?幸不绝生,借水遁逃,来到金鳌岛,望老师大发慈悲。救弟子等体面。” 通天教主眉头微皱的开口问道:“余元如今在哪儿?” 金灵圣母忙道:“在紫芝崖。” 通天教主吩咐抬将来。少时将余元抬至宫前,碧游宫多少截教门人,看见余元,无不动气。只见金钟声响,玉磐齐鸣,掌教师尊通天教主来也。到了宫前,只见诸弟子都是不禁议论道:“阐教门人,欺吾太甚!” 通天教主看见余元,这等光景。也不由觉得阐教做的太过。先将一道符印,放余元身上,通天教主用手一弹,只见捆仙绳掉下来。 古语云:圣人怒发不上脸。通天教主随即乃命:“余元跟吾进宫。” 入得碧游宫内,通天教主取一物与余元道:“你去把惧留孙拿来见我,不许伤他。” 余元心中暗喜,口上忙不迭的恭敬应道:“是,师祖!” 正是:圣人赐与穿心锁,只恐皇天不肯从。 话说余元得了此宝,离了碧游宫。借土遁而来。行得好快,不须臾已至汜水关,有报事人报入关中:“有余道长到了。” 韩荣降阶迎接到殿,忙恭敬行礼道:“闻仙长失利,被姜子牙所擒,使末将身心不安。今得观尊颜,韩荣不胜幸甚。” 余元哼了声。目中冷光闪烁道:“姜尚用铁柜,把我沉于北海。所幸吾借小术,到吾师门所在,蒙吾师祖赐予一件宝物,可以成功。可将吾五云驼,收拾打点出关,以报此恨。” 余元随即上了坐骑,至周营辕门。坐名只要惧留孙。报马报入中军:“启元帅!余元搦战,只要惧留孙道长。” 幸而惧留孙不曾回山。姜尚则是大惊。忙请惧留孙商议。惧留孙上得中军帅帐道:“余元沉海,毕定是借水遁潜逃至碧游宫,想通天教主必定借有奇宝,方敢下山。子牙,你还与他说话,待吾再擒他进来,且救一时燃眉之急。若是他先祭其宝,则吾不能支耳。” 姜尚一听不由点头道:“道兄之言有理。” 转而姜尚忙传令点炮,帅旗展动,亲至军前。余元看到姜尚顿时大呼道:“姜子牙!我与你今日定见雌雄。” 话未毕,余元便是催开五云驼,恶狠狠的飞来直取。姜子牙手提剑赴面交还,只一合,潜出周营的惧留孙便是偷偷祭起捆仙绳,命黄巾力士将余元拿下,只听下一声响,又将余元平空拿了去。 正是:秋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 余元不堤防暗中下手,姜尚见拿了余元,其心方安。进营将余元放在帐前,姜尚与惧留孙共议:“若杀余元,不过五行之术,想他俱是会中人,如何杀得他?倘若再走了,如之奈何?” 正所谓:生死有定,大数离逃。余元正应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如何逃得? 姜尚在中军,正无法可施,无筹可展,忽闻报:“陆压道人来至。” 姜尚同惧留孙出营,相接至中军。 余元一见陆压,只吓得仙魂缥缈,面似淡金,余元悔之不及,不由忙道:“陆道兄!你既来,还求你慈悲我。可怜我千年道行,苦尽工夫,从今知过必改,再不敢干犯西兵。” 陆压则是淡然摇头道:“你逆天行事,天理难容,况你是封神榜上之人,我不过代天行罚。” 正是:不依正理归邪理,仗你胸中道术高。谁知天意扶真主,吾今到此命难逃。 陆压随即便是淡然吩咐道:“取香案。” 姜尚忙吩咐安排好。陆压焚香炉中,往昆仑山下拜,花篮中取出一个葫芦,放在案上,揭开葫芦盖,里面一道白光如线,起在空中,现出七寸五分,横在白光顶上,有眼有翅。陆压对其略微一拜口称:“宝贝请转身。” 那东西在白光之上,连转三转,可怜余元斗大一颗首级,落将下来。有诗单道斩将封神飞刀,有诗为证:“先炼真元后运功,此中玄妙配雌雄。惟存一点先天诀,斩怪诛妖自不同。” 话说陆压用飞刀斩了余元,他一道灵魂。进封神台去了。 姜尚欲要将余元收集号令营门,陆压忙摆手道:“不可,余元原有仙体,若是暴露,则非体矣!用土掩埋了吧!” 随后,陆压与惧留孙俱都辞别归山去了。 且说韩荣打听余元已死,在银安殿,与众将共商道:“如今余道长已亡。再无可敌周将者,况兵临城下,左右关隘俱失与周家。子牙麾下,俱是道德术能之士,终不得取胜。欲要归降,不忍负殷商之爵位,如不归降,料此关难守,终被周人所掳。为今之计。奈何奈何?” 旁有偏将徐忠道:“主将既不忍有负成汤,决无献关之理。吾等不如将印绶挂在殿庭,文册留与府库,往朝歌拜谢皇恩,弃官而去,不失尽人臣之道。” 韩荣听说,俱从其言,随即忙传令众军,却将府内资重之物,打点上车。欲隐迹山林。埋名丘壑。此时众将官,各自去打点起行,韩荣又命家将,搬运金珠宝玩,扛抬细软衣帛。 此时,韩荣二子在后园中,设造奇兵。欲拒姜尚。弟兄二人,听得家中纷纷然哄乱,走出庭来,只见家将扛抬箱笼,问其缘故?家将把弃关的话,说了一遍。二人听罢相视一眼,便是忙吩咐道:“你们且放,我自有道理。” ... 话说韩荣坐在后厅。吩咐将士乱纷纷的,搬运物件。只见二子前来见礼道:“父亲何故,欲搬运家私,弃此关隘,意欲何为?” 韩荣则道:“你二人年幼,不知世务,快收拾离此关隘,以避兵灾,不得有误。” 长子韩升听得此言,不觉失声笑道:“父亲之言差矣!此言切不可闻于外人,空把父亲一世英名污了。父亲受国家高爵厚禄,衣紫腰金,封妻荫子,无一事不是皇恩。今主上以此关,托重于父亲,父亲不思报国酬恩,捐躯尽节,反效儿女子之计,贪生畏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