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四章 事发 (第1/1页)
二人一听登时愣住,闻声一看,竟是几个小孩们假装皇上和大臣嬉戏玩闹。朱元璋见了只看看这几个孩子,不再理会,反倒是郭顺气愤难平。 “大胆!” 郭顺怒斥一声,上前揪着那孩子耳朵斥道: “无知小儿,这皇上乃真命天子,当世真龙,你这粗鄙贱种还敢装作皇上,你这小兔崽子脖子痒痒了是吗?” 不料那孩子却把头上一个假装冕冠的东西扔在地上,挣脱开来,反对郭顺嚷道: “谁愿意做的,我要当的是丞相,是他非要让我当皇上的……” 不想那孩子反问道: “你忘了昨天当的丞相?……是你!昨天就是你当的丞相,今天该我当了, 最先开口那孩子耍赖道: “我不想当皇上,我要当丞相!” 朱元璋正疑惑,这孩子怎么抢着当丞相,而没人愿意当皇上? 不想有个孩子唱了一句歌谣: 剩下的结结巴巴说不出来,这两孩子见了过去嘲笑道: “这么简单都不会,你可真是笨到家了……” 只听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弟弟拜庙门,弟在地来香在上……” 那个孩子一脸高兴地说道: “我记得了……” 弟弟拜庙门 弟(帝)在地来(相)香在上, 出了庙堂门 猴(胡)是真来猪(朱)是假。 朱元璋和郭顺觉得好奇,也跟着念叨了几句,却见郭顺一脸惊慌,忙给朱元章悄声道: “皇上,这……童谣……” 朱元璋见他支支吾吾,斥道: “咋了,连个话都不会说了?” “这……这孩子唱的歌谣,是……是……逆反之言……” “”一个歌谣怎是逆反之言? “皇上莫急,容奴才细禀……” 这第一句‘弟弟拜庙门’这倒没什么,而是第二句……这‘弟’说的是帝王的‘帝,’暗指皇上您啊,这句中的‘香’暗指丞相,意思说皇上是地,丞相是天……接下来,这‘庙堂’二字暗指的是皇宫,最后一句‘猴暗指的是‘胡’,而猪就是我大明皇姓啊,这两句是说……’ “不要怕,说!” “意思就是……只要出了宫门,他这丞相才是真,皇上您是假……” 这么说这朕出了这皇城,还没有他左丞相大? 郭顺一听不敢言语,见朱元璋坐在那仍皱着眉,应该是还在想刚刚这些孩子们念的歌谣。 郭顺唯唯诺诺道: “黄口小儿之言,皇上莫要往心里去……” 朱元璋一手拍在腿上,厉声喝道: “不去,不去才怪!哼,左丞相!朕倒要这天下人看看,我大明朝到底是我朱元璋说了算还是他胡惟庸说了算……回宫!” 次日,当众臣行至金水桥,听值班太监传皇上口谕,今日不必早朝,命中书省左右丞相、礼部尚书入宫面圣,其余各部官员各司其位…… 胡惟庸一听,心中打鼓,赶紧和二人一同往太和殿去了。 三人进殿,见朱元璋已经等着他们,赶紧上前朝拜,却见朱元璋一挥手道: 免了,朕前几日偶得几件珍宝,奈何朕不懂得鉴赏,今日召三位爱卿前来帮朕一起品鉴。 三人见朱元璋身着常服,态度温和,便安下心上前细观。 只见殿内摆着犀角、象牙,还有一件牛血红珊瑚。胡惟庸一见,吸了一口凉气,偷瞄皇上,见他脸色自若,心想应该无事。也赶紧上前几步假装鉴赏。 只见礼部尚书和右丞相端详了一会连连叹道: “珍宝,难得的珍宝……” 右丞相看着那象牙,喜道: “皇上,这象牙整根通体如玉,完整无暇,牙心一点,纹理规整,质地纹理细致,形如玄月,难得一见的珍品……” 朱元璋一听满意道: 右丞相既懂得此物,定是深爱此物,今日朕就将这象牙赐于爱卿…… 右丞相一听当即跪倒在地,惶恐不安道: “蒙圣上垂爱,臣何德何能受此珍宝……” “起来,朕不懂得品鉴,赐于爱卿比搁朕这儿方能显其价值,快快起身!” 右丞相这才心安,起身看着那象牙,喜不胜收。 朱元璋见礼部尚书已经盯着那犀角看了好一会,便问道: “说说看,有什么名堂?” 礼部尚书见右丞相一番话竟使得皇上将那象牙赐于他,忙出言道: “这犀角根肥尖长,切面浑圆,纹路如同粟米,天沟地岗,有着淡淡清香,也是难见的珍品……” 朱元璋一听,点点头道: “好,同样,朕将这犀角赐予爱卿……” 礼部尚书已见皇上将那象牙右丞相,这结果也是早就料到,仍是装作受宠若惊般一脸惶恐,赶紧谢恩。 却见胡惟庸只站在一旁,并没有像二人一般上前端详,朱元璋一见,问道: “爱卿可识得这珊瑚树?” “臣虽不如二位大人深谙此行,却也略知一二,这珊瑚树品相极好,色泽乃是上好的‘牛血红’,这便已经少有,一般极好的珊瑚树高过二尺也是难见,更何况这棵高三尺有余,如此稀罕之物,臣今日托皇上鸿福有幸得见,实乃眼界大开……” 朱元璋一笑,上前摸着那珊瑚树,问道:“既是罕见之外,左丞相为何只远观而不上前细观呢?” 胡惟庸还没来得及开口,却见朱元璋脸色大变,目光如刀,出手奋力将那珊瑚树一推,这罕见珍宝应声落地,整棵珊瑚树化成一地断枝碎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