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八章 品三国结局 (第1/2页)
这是李晨灿作过的歌曲之中,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以往,他的歌曲里,或者是小清新,诸如《栀子花开》、《同桌的你》,或者是励志,例如《海阔天空》、《朋友》,或者温馨,例如《真心英雄》,或者极致地冷淡,例如《烟花易冷》,或者就是一种歇斯底里,例如《浮夸》。 而这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旋律上,完全颠覆了之前李晨灿的歌曲类型。 那种悲怆的感觉,能够穿入每个人的心中,让他们都感觉到了。 偏偏,大家都能够理解,这样的悲怆来自何方。 因为大部分来听《品三国》,乃至于期待李晨灿在《品三国》末尾里唱歌的人,都看过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看过李晨灿在《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写的后记。 在那里,他说,以史为鉴,根本不可能。 这是一种消极的历史观,但在他解释之后,大家却又觉得这并无不妥,人性本恶,或者人性本善都那样,至少人类是自私多一些,有小的自私,也有大的自私,这样的自私存在的一天,很多的东西,哪怕看起来改头换面,实际上,他们换了一件华丽或者普通的衣服,却又让历史重演。 仔细想想,三国里的历史,很多人都觉得,用这一首词来作为结束,那是再好不过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并不是李晨灿原创的词,也不是罗贯中原创的词,这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遭到贬谪官员杨慎的诗词。 杨慎是一个大诗人,也是一个大学问家。 而他的这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更是有力气在中国文学史上延绵千年,也让他本人的影响力,一直延续下来。 因为这首词,太过于经典…… 景物、人生、历史、思索、哲学……很多种东西都被他揉捏在一起,最后变成了脍炙人口的这首《临江仙》。 整首词,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每个人看这首词,总能感受到那种苍凉悲壮,同时却又能感觉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感觉到从中折射的高远意境和深邃思索…… 此时此刻,李晨灿演把《滚滚长江东逝水》又演唱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采来,而在总体感觉上,却又和杨慎的词的用意,如此相合。 那种悲壮的感觉。融入到了每一个旋律。每一个用词之中。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歌词在继续,那慷慨悲壮的旋律,依然在继续。 而在那屏幕上。却没有过多的变动,仍然是浩荡奔驰的浩瀚长江,长江水一直在流,一直在奔腾,带走了一切,带走了岁月,时间,还有一个个英雄的故事。 李晨灿的声音,是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感觉。那种带着怜悯,又带着悲壮,最后形成了他对岁月的最后一丝叹息。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因为是从这首词改编而成的歌曲。李晨灿的这首歌,也没有太多的词语,就是这一首词…… 歌词仍然延续了之前的风格,此时,李晨灿的歌声,少了演唱《那些花儿》时候的轻柔与感伤,少了《浮夸》那样的极致疯狂,而是带着一种对历史的怜悯与叹息。一直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时候,音调高了起来,却反而把那种情感渲染到了淋漓尽致! 词曲、旋律在经过李晨灿的演唱之后,最终开始慢慢结束。 而画面上的长江,仍然在奔腾流荡,仿佛人间的一切,都与它毫无关联。 的确,它那么浩浩荡荡地奔流了多少年,看惯了人间的春秋更迭,见多了世上的人情冷暖,是非成败…… 多少的争斗,多少的努力,最终,不过只能变成史书上薄薄的一页。 享尽了荣华富贵,见识了人间的大好时光,最终,不过只是黄土下的一堆红粉骷髅…… 冷漠,莫过于时光,它掩埋了一切,带走了一切! “好词,好旋律。” 当电视机里,最后一个音符戛然而止后,多少的人,感觉到胸膛里,好像堵着什么。 再怎么想和上天借五百年,最后还不是要在岁月长河里沉珂…… 成也好,败也罢…… 是非成败,转头空…… “虽然是李晨灿重新作曲,他并没有写这首词,但总感觉,他好像已经改造过这首词一样,听了这首歌,心里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一样,心里头好像掠过了很多的东西。” “历史的沧桑,厚重,在李晨灿这种语调和旋律的改变中展现得很好,不管大家怎么迷三国,但结局,毕竟都是注定的,注定就是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在凋零,在死去……他们的事迹再怎么动人,又如何,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