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3章 逆鳞 (第1/1页)
庾亮是先帝司马绍的布衣之交,少时便负有盛名,深为时任镇东将军的元皇帝司马睿器重,乃至竟将庾亮的meimei聘为儿媳。 经元帝明帝两朝,庾亮历任东宫舍人、钦天监祭酒、散骑常侍、中书令,未及不惑之龄,已为中枢重臣。 继而先帝早崩,托孤王导和庾亮共同辅政,但王导年迈,日远朝政。是以当今陛下以幼龄登基后,庾亮便以亲舅之尊独揽军政大权,至今已逾十余载。 许是北伐事务太繁巨,比起上次庆功大宴使团,庾亮今次设宴邀请的人倒是不多。只请了寥寥六人,会稽王司马昱、太常卿蔡谟、成使谢思明、凉使张淳、名士殷浩,还有便是昌黎王司马白。 “府公,宾客尽至,已入席相候,长合侯正在前厅应酬。” “知了。” 庾亮随口应道,他翻阅着手中军函,又于山川舆图上仔细对比,眉头时紧时舒,不断令幕僚们调整着图上各色小旗和棋偶。 “好生招待,我顷刻便到。” “喏。” 那幕僚通报完刚要转身,却被庾亮叫住:“是尽至么?” “回府公,尽至。” 庾亮眼皮也不抬的挥了挥手:“去吧。” “喏。” “等一下,”庾亮竟又将那幕僚叫住,转而对其余人等道,“你们去歇息吧,告于长合侯,就说我收到紧要军函,让他先招待着客人。” 待所有人都退去,厅中只剩那报信幕僚和庾亮两人,庾亮这才揉着头,抻了抻腰,好整以暇,冲那幕僚说道: “先静一静,缓缓神再出去,你陪我闲聊两句。” 那幕僚恭敬道:“府公夙兴夜寐,太过cao劳了。” 这人年纪轻轻,未及弱冠,名叫谢安,乃是庾亮幕府参军,深得庾亮器重,协理着征西大将军府一概机密枢要。 庾亮一笑置之,忽然问道:“安石,你观昌黎王其人如何?” 谢安思索片刻,认真回道:“品性荒唐。” 庾亮眉头微皱,显然对谢安的评价不甚满意,有意教诲道: “入城多日,流连山水,忘情歌楼,荒唐二字倒也不假。其放纵无度,无非自污,立了一些功劳,怕木秀于林罢了,但伎俩粗劣,只可糊弄寻常人。” “这些手段亦不能瞒安石之眼的,莫不是见我阻他回朝,便猜我厌他?我若只想听些顺心话,又何用安石来说呢?” 庾亮声色微厉, “这官儿才做几日,便沾染了市侩恶习?” 谢安素来沉着冷静,办事极为干练,自被庾亮辟为参军以来,从未被庾亮挑出半点不满。这会儿被单独留奏,竟将恩主惹了个脸红气躁,却是罕有的事。 但他仍是面不改色,cao着那一口地道的洛下书生咏,声沉音浊道:“学生所谓荒唐,非指沉湎酒色,而是刚愎自用。” 庾亮更是连连摇头: “非是刚愎自用,而是成竹在胸。他夺军权助李寿,像似孤注一掷,其实已洞若观火看破了叛贼虚实。之后强拒联姻,也不是恣意妄行,而是拿准李寿沽名钓誉,不愿背上夺婿骂名,其意乃是一箭双雕,通吃成代两邦,说来也是为利朝廷。” “安石,我对你实寄厚望,但你若只浮于表象,如何当起大事?” 庾亮抽出宴前这一点功夫闲聊,本意是想放松一下绷紧的神志,但这个很有几分自己当年模样的年轻人,却让他心情更糟。 谢安呵呵一笑:“仍非府公所指。” 这倒让庾亮有些意外了:“那何为刚愎自用?” 谢安不慌不忙道:“自诩其功甚伟,妄断江东器量,擅行自污之举,乃为刚愎自用。” 庾亮不置可否道:“说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