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079 功龄至上 (第1/1页)
4079功龄至上 大比的赛制是四个年龄段各一组,组内抽签两两对打,由低到高一天正好打四场,打完就下班。 一直到最后各年龄组剩1人时,再跨年龄段对打。 也就是1年和1-10年的打; 10-30年和30年以上的打。 这种赛制,决赛不决赛先不说,光四强赛看着就很匪夷所思。 跨年龄段打? 这所谓的“年龄段”可不是单纯指岁数,而是实打实的“功龄”啊! 若真实行这种赛制,意味着很可能会发生某种情况。 比如,一个不到一年功力的新人,跟一个近十年功力的老人对打。 以及更可怕的一种情况: 十年功力的小年轻,对上一个30年往上,有可能40年50年,甚至是60年功力的老怪物! 这怎么打?太夸张了吧? 在商议赛程的过程中,的确有一部分人是不赞成跨年龄段对打的,认为没有意义。 低年龄段的肯定输,没有赢的可能性。 但掌门却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在10-30年和30年以上的年龄组里,万一双方都是天赋异禀的优秀弟子,并且都是30年左右的功力呢?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同样都是各年龄段最出色的选手,谁能服气谁? 一个低年龄段第一,一个高年龄段第一? 凭什么? 听起来怎么那么别扭? 干脆丢到一起再比一场,那样无论输赢都没话说。 反正届时掌门和长老都在现场评定席,如果真出现实力悬殊的场次,再临时喊停就是了。 这就是初次大比简单到可以说是无脑的赛制。 而眼下,第一年龄组的第一场即将结束。 所有人都转移了视线,吃喝的吃喝,聊天的聊天。 耐心等待第二个年龄组也就是1-10年功力的选手热身上场。 众人好似有一个统一的认知,那就是一年以内的弟子,都是过家家没多大意思。 大比第一场,就当暖场练手了。 并没多少人真的有认真去关注结果。 连最该关注的元暮,也处于思考导致的分神中。 于是,尴尬的情况发生了。 没有人喊结束或停止。 大家都理所应当地认为结束了。 都是同门师兄弟,又不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仇敌。 点到即止就行了。 甚至掌门都在和李鹤聊着天,看向李鹤手指的居池小道童方向,频频点头谈论着什么。 被忽略的大台上。 静承甩了甩右手臂,抿嘴瞪眼,目光凌厉地揉身冲上,用完好的左手发起进攻。 对面的展旗峰弟子大愣,边退边出声问道:“不是点到即止吗?还来?” 静承不搭腔,只要评定席没喊停,他就一直打下去,直到打不动为止。 说起来,为什么把一年内的弟子分成一组,主要还是因为内力的积累是个漫长的过程。 假若正常人刚入门的内力为1,那么一年内的弟子,大约也就在2到6不等,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练武不像修仙,功法虽重要,但时间的积累才是真正决定功力深度的核心因素。 而这里所谓的“时间”,往往都是以十年为一个单位计算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