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道_第一百零八章 印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印绶 (第1/1页)

    “大哥,这汉中郡承平已久,虽谈不上有多富庶,但比巴郡的那些穷荒之地自是要好上不少。既然这钱财不在太守府内,那必定是在城中别处,终归是飞不走的……”

    “那吴老弟可知财物究竟在何处?”程义急切问道,整个人似乎重新焕发了活力。

    “这……小弟实在不知。”吴焕未曾料到程义居然心思转变得如此之快,故一时半会儿也没能答上来。

    “呵呵!也对!瞧某的记性!”程义一拍脑门,像是突然明白过来,随即顿了顿道,“就同往日那样挨家挨户抢,畅快!”

    “大哥!此一时彼一时,眼下却是万万不可!”就在众喽啰跃跃欲试时,吴焕又泼过来一盆冷水。

    “吴焕!某念你一片忠心,才忍住不杀你,并非是纵容于你!故莫要一而再再而三挑战某的耐心!”程义怒喝道,刀疤脸憋胀得通红,似乎仅存的忍耐力也已到达了极限。

    “就是!讨也讨不得,抢也抢不得,堂堂一大活人还能给尿憋死?”手底下那帮喽啰也纷纷嘀咕道。

    “自益州黄巾起事算起,小弟便一直追随大哥吃香喝辣,快意人生……”吴焕仿佛回忆起昔日的逍遥快活,面色中浮现出阵阵怀念。

    “可如今这时局下,吾等便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大哥可还记得入城前张修老儿提及不得扰民之事?且眼下其麾下鬼卒之数十倍于大哥,此已既成事实。故愈是如此,吾等便愈是要谨言慎行,以免惹祸上身……”

    “依你之言,吾等莫非要向张修老儿俯首帖耳一辈子?若真如此憋屈,倒不如去拼个鱼死网破!”程义心有不甘道,刀疤脸上尽显桀骜不驯之色。

    “非也!大哥只需忍耐一时,便能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吴焕一边小心翼翼拾起掉落在地的太守印绶,轻手拂去包裹在外的黄色丝巾上的灰尘,一边轻言细声且平静地说道,似意有所指。

    “吴老弟说的可是太守印绶?可这既不是金银财帛,又不能当粮食充饥。区区一件死物,得之又有何用?”程义面色变幻极为复杂,虽露出些许希翼,但更多的还是重重疑虑。显然还是不太愿意去相信吴焕手中太守印绶之作用跟意义。

    “大哥,眼下这太守印绶对吾等而言的确是死物,但对张修老儿而言却是势在必得。要知道,吾等要的只是金银财物,而张修老儿要的却是整个汉中郡……”吴焕及时提醒道。

    “嗯,吴老弟的意思是拿着这个印绶去跟张修老儿换金银财物?”程义终于有点开窍了,不过似乎忘了自己在入城前的承诺。

    “万万不可!那张修老儿何其jianian诈,入城前便在阵前跟大哥明言要太守印绶。如今拿着印绶去跟其讨要财物反倒是理亏在先,届时不仅未能得到财物,甚至连这印绶都极有可能落入其手。

    不过既然张修老儿肯暂时舍得这印绶,且迟迟未派人催促,想必其正在处理更为重要之事。细想之下便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在收纳钱粮,要么在处理降卒。

    若能顺藤摸瓜,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不过如此行事宜早不宜迟,若是等张修将一切安排妥当就显得被动了……”吴焕边说边用双手在空气中比划着顺手牵羊的猥琐动作。

    “吴老弟言之有理!某这就去安排!”程义听后茅塞顿开,心中大悦。遂命几个胆大心细的喽啰乔装打扮成寻常百姓出门四处打探张修之动向。

    吴焕推测得一点都不差,张修一入城便带着鬼卒径直去了赵府。

    十年前在汉中传道时张修便对此地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南郑赵家虽说不上富可敌国,但在汉中境内乃是首屈一指的大商贾,城内过半商铺、客栈、酒楼,还有城外大片良田尽归其名下,家族生意不仅遍布整个汉中郡,甚至还远及关中和巴蜀。

    相反,那苏固老儿为官清廉,想必是没什么油水的,唯一有价值之物便是这太守印绶。

    张修自付对这一切了然于胸,而程义那个莽夫却是毫不知情。前番需要仰仗后者攻城吃力时许诺其好处便是利用了其贪婪习性和认知上的盲区。

    且自己几乎不费一兵一卒攻下南郑的同时又大幅消耗了程义的黄巾余部。日后在绝对悬殊的兵力面前,程义就算再如何桀骜不驯也只有俯首帖耳的份。

    如此一来,天师道内最大的隐患便也同之前守城抵抗势力一般消匿无痕。

    至于太守印绶落入程义手中一事,张修丝毫无半点忧虑。一个黄巾贼寇眼中自然只有金银财帛、美女和美酒,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朝廷信物在其眼中形同摆设。届时只需再巧施恩惠,投其所好多给些赏赐之物,其必会将太守印绶拱手相让。

    赵嵩在城头遇害的消息早已传入了赵府。听闻长子新丧,家主赵叡本想率赵家家丁奔赴城头。一来自然是替赵嵩报仇,二来也是帮助郡兵守城杀敌。因为心里很清楚若是南郑城破,富得流油的赵家自然会成为贼兵的首要惦记对象。

    未曾想刚带着众家丁穿梭至去南面城头的主道上,便迎面遇上了大批溃退的郡兵,若不是关键时刻及时命人缩回了巷子,估计早被冲得七零八落、覆水难收了。

    赵叡也知经过陈调亲自调教且装备精良的郡兵都尚且抵挡不住贼兵,手下这些临时拼凑武装起来的家丁又能有何作为?故只适合在战事胶着时壮大声势,作锦上添花之用,若是正面硬抗无异于螳臂当车。

    在这位白发苍苍、老道沉着的老者心中,失子之痛跟整个家族的生死存亡相比孰轻孰重,自然是拎得清。见事不可为,赵叡便带人重新折返回了赵府。

    赵叡很想带着族人逃离南郑。但早就听闻贼兵已将整座城池团团围住,若是贸然尾随溃兵之势往外冲一冲,生存机会极其渺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