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道_第一百四十章 至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至理 (第2/2页)

询城下弟子,却不想其为何突然抛出个看似无关的话题。

    阎圃听后先是一阵诧异,随后瞬间欣喜若狂。这开口第一句便是同自己不谋而合,想必是张鲁瞬间改变主意了。连圣人都生无爵,死无谥,实不聚,名不立,那么接下来若是想要厚葬苏固显然成了无稽之谈。

    而徐承看着张鲁依旧成竹在胸,气定神闲的身躯则是更加困惑不已。

    “这些都是之前天师道所提倡的。不过大约一年前,本师君在宕渠闭门清修之时,却感悟此言看似无限接近大道,实则与大道相距甚远。”张鲁怕众人接不上思路,遂不紧不慢道。

    城下瞬间发出一阵阵sao动之声,众天师道弟子听后皆哗然,只是碍于说出此话之人乃是他们的师君,这才有所收敛,不过内心的冲突必定非常激烈。

    而阎圃虽心中惊异张鲁到了这个境地却仍在挣扎,却不以为然。那些天师道弟子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短期内又如何改变得了?道者讲究顺势而为,而张鲁此举无异于螳臂当车。想到此处,不由略有些幸灾乐祸地作冷眼旁观状。

    张鲁显然早已意识到众人的反应,便接着道,

    “可这又何足怪哉?世间万物皆会生长繁衍,然很少有人能洞悉其根本。即便耗其一生不断改变自己的认识,没有不是起初认为正确而随后意识到错误的,亦是无法穷尽至理。”

    “功名、利禄、权势皆外物耳,人之貌相声色亦然。物与物何以相远也?而大道不露行迹,无始无终,游于万物之上。若使自身心性纯一而不杂,使言行与大道相合相通,自然天性便能保留完备,精神便无间隙,又如何会受外物之扰乱?

    是故外物加之吾身,吾不欣喜不憎恶,外物离吾而去,吾亦不悲伤懊悔。至人者,与众人一同求食于地,求乐于天,不因外物扰乱自身,不故意与世俗相异也。”

    众弟子听后皆沉默不响,似在咀嚼消化师君恰才之言。不过显然面色上的纠结和冲突已消失不见,逐渐浮现出释然的神情。

    “苏府君生前勤政爱民,在汉中百姓眼中亦是实至名归,将其厚葬更是百姓之夙愿。众弟子可有异议?”张鲁最后问道。

    然而城下众人却依旧沉浸在刚才那醍醐灌顶的话语之中,久久未有回应。徐承见状,便立刻向张鲁拱手行礼道,“师君洞悉天道,于事于人通彻透理,承无异议!”

    “弟子无异议!”

    “弟子无异议!”

    ……

    城下三千天师道弟子也逐渐反应过来,遂陆续应道。

    “好!好!内心无坚执,则动如流水,静如明镜,外界事理自然显明。”张鲁欣慰道,随后有意无意转头望向身旁的阎圃。显然,话中「坚执」一词对城下众弟子而言乃是指原先的固执之见,而对于阎圃等人则多了另外一层含义。

    只见后者面色虽仍强作镇定,不过目光却始终在躲闪,心中的惶恐和纠结可见一斑。显然其内心的想法和伎俩自产生之初便已被张鲁看穿,而其亦是深知,自今日起,张鲁在天师道内之地位无人能撼动。

    到现在为止徐承终于明白为何张鲁明明有说服之辞,却在众祭酒面前引而不发。原来其内心早已知悉,就算将同样的说辞摆放在阎圃等人面前,亦是无法使其让步分毫。因为他们皆身兼祭酒之职,其心中自是不愿意失去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想进一步得到更多。有利益纠葛,心存太多纠结顾虑,以至于无法看清显而易见的事理,或者说即便看清也不愿意去改变。而这对其而言,正是所谓的「坚执」。

    相反,那些天师道弟子一路跟随大军行至汉中,身上几无余物,亦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一经点拨后会通透至理得多,则自然而然成了张鲁最坚定的支持者。

    而徐承亦知,张鲁开头以看似毫无关系的名利外物之论切入,实则同样是在借机告诫阎圃等人,可谓是用心良苦。只是阎圃等人是否真的能迷途知返,便是另一回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