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山 (第4/4页)
,但是波才频频点头,老赵也觉得挺安全的,我便有了信心,便这么定了下来,毕竟,我觉得我只是要救一个人,而不是要去杀一群人。 次日,很早我就被人叫醒,那时天还带着一层深蓝色。老赵叫醒了我,他匍匐着贴在我耳边和我极为轻声说了一段话:“我们哨兵发现有人在监视我们,不知是谁的人,隔得很远,在那边山里的林中,有马,似乎一直在观察我们,天太早了,周围太静,怕惊了他,便没让人去摸他,只让人先盯着他,我们怎么办?” 我立刻清醒了,这种时候还不清醒怕是很难的:“做得很好,带我去看看。” “那您小声点跟我来。”我照他的姿势一起慢慢匍匐前进到哨兵趴着的地方,经由老赵一指,轻轻捋开满是露水的野草,看了出去。 墨绿色的森林层层叠叠地覆盖在连绵的群山之上,有时夏日早晨的凉风吹过,模糊不可辨清的树叶簌簌作声,飘飘欲落,似乎连视线中都出现了秋日落叶飞舞的景貌,只是风停的时候才发觉那不过是风中林叶的摇曳给我的错觉罢了。此刻的耳边只有蚊蝇时近时远地“嗡嗡”作响,吵闹不休。在老赵的小声提示下,我还是看了好长一会儿,才隐约确定在一片稍微稀疏地树丛中,有一匹不时扫动尾巴的棕红色的马。于是,我在马的四周继续寻找,待得天又亮了些,才终于大致可以确定一个似乎是人形的黑影。 天慢慢地亮着,风也热了起来,不知何时,蝉声忽然响了起来,接着仿佛千山之上,万林之中所有沉睡的蝉都被叫醒,一下子,原本静谧的森林霎时变得聒噪起来。 我和老赵换了个眼色,他立刻吩咐下去,几个士兵立刻悄悄循山野小径而没入,直接去摸这个不知何方而来的斥候了。 可等我们刚回头,立刻发现情况有变,那人飞也似的翻身上马,转眼便没了踪迹。 我和老赵几乎同时跳了起来。但我们却又同时看向对方,“追不追?” “追!”我下定决心,立刻大声喝道:“破六韩烈牙!” “谁?”这人显然刚刚被吵醒,懵懂不知何事。 “有人窥我等行踪,今往山东而去,速领人循山路追之。能活之则生擒,不能则射死。” 好一个鲜卑英雄,立时明白情势,抖擞精神,赶紧把周围几个叫上,迅即扯弓挎箭上马就追。 而我则只能在揣揣不安中度过下面的一段时间,可那些该死而且不知好歹的蝉并不会因为我们的烦心而降低声线,也不会理解它们这样的聒噪会让某个“暴虐”的人生出报复之心。于是这天早上在我的倡议下,绝大部分人都很有胃口地吃了一顿烤蝉,除了我们几个,并非其他,心中有忧,不知后事,无法释然。不过耳根边倒是真清静了不少,那些蝉肯定很后悔它们会叫,而且还叫得这么响。 小南有些懊悔自己醒晚了,听到风吹草动便跳将起来,结果有一次是我们第一次派去的人两手空空回来;有一次是一只山鸡慌不择路,被一只同样不知深浅的狐狸撵到我们这里,结果这两位兄台很快便开始散发香气了,无聊之际,两位都被我尝了一口,山鸡味道很是鲜美,狐狸rou则要差很多;又一次,是一匹马不知怎的惊了,后来发现是条草蛇,于是,它很快又黑乎乎地成了一条小炭棒;再接着,一只前赴后继的獐子跳到了我们的篝火上,还丢下了一张皮和一对角……如果我们再这样呆着,也许这方圆十几里的东西都会在我们的肚子里了。幸好最后终于事情有了终结,当草木忽然又剧烈响起来时,所有人都有更新的期待。而一个鲜卑少年刚冲出树丛,便看见数十把弓箭都瞄着他的时候,吓了一大跳。 “我的马被山石绊倒,在路上撂了蹶子,首领便让我先回来报信,发现那个人在那边丢下了这个,他们还在继续追。”他递给我一个普通的麻布袋子,我没有打开,就能闻到一股熟悉的药草味道。 这种时候通常我脑袋转得快,所以霎时明白过来,吃惊不小。 “上马!我们出发!跟着他们走!” 我刚上马,马缰便被波才一把抓住:“那老小子咋办?” “啊哟,我险些忘了,张叔一个人在这,真怕他出点事。”我看了看他,他点点头,显然同意我的意见。 “昨天那几个跟我们走的过来。”我唤来了昨日那几个:“多带匹马,别着急,慢慢把张大叔带出来,顺山路走,没有山路便只管往东走,或者跟着我们的马蹄印,多带些干粮。”说完,我看了看波才,他又点了点头,从旁边老赵那里牵来一匹马,旋即很是利落的上马;倒是韩暹有些不稳,马也很想把她撂下来,可能他以前主要是坐船。 我们出发得很快,我还让几个鲜卑战士赶在我们前面,抛下所有身上载重,轻骑前进,先和北海他们会合,让他们千万不要杀了那个人。 这一路,我们行进极快,比前几日显然要快很多。原因一是前几日还要找路,现在却只要顺着北海他们的足迹,甚而一路逢上有些岔路,都会有北海的箭插在树上以作标识。原因二或许是大家昨晚和今早吃了很多粮食;第三,而且很多人去拉了稀,之所以加上最后一个,是我听见有人去办完那事,回来便炫耀自己好几日的积货终于通了,此刻“身轻如燕”了。 于是这天刚过正午,当我们沿山间野径翻过一条绵延不绝山脉的山坳时,我们就到了这样一个地方: 极目眺去满眼广阔无垠的绿色,点缀着一片火红,星点嫩黄,偶尔凸起的几座丘陵,飘然其上的朵朵浮云。 忽然有只小鹿跳过,惊起无数彩碟,漫天飞舞,风中有一种无名的香气,耳边有鸟雀的追逐。深呼了一口气,我们终于到了河南,但现在我不想想这些事情,只愿继续沉醉在这天地里。 大家仿佛都有了什么顾忌,百十人的队伍竟无人作声;马也有些舍不得放过这片草地,悠悠闲闲,随意便捞了几口零嘴。这是夏日的司隶河南尹大汉国度洛阳不远的西边靠山一隅,我却觉得身在不知何处的无人天边。或许是我们都没有预料到这份美景,于是这份如不速之客的美景让疲惫了好几天的我们都觉得在天外的乐土一般,完全没有了困乏之意。这种未曾料想的威力便是如此之大吧! 这里也许是原本宦官并吞的土地,或者是何进划给自己的土地,他们的倒台让这里成了无主之地,或许因为他们的影响还在,没有人愿意犯这个冲头。也正因他们的倒台,才让这里恢复原本自然的风貌,而自然的北方平原原本竟这么宽广而秀美。这是我平生所从未见过的。 就在我四处观望,都快忘了自己来是干什么的时候,我的马被惊起,险些把我掀翻。好不容易使劲拽拉缰绳把它安顿好,却发现它怎么都不肯往前走。不消后面人的惊呼,我已看见,前面丘陵上忽然冒出一员威风凛凛的战将,只见他微一张弓,须臾一支通体通红的箭划着火一般的踪迹呼啸着直插在我们的前面,而我们的前面,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并排插了三支,最后这一支继续整齐地排在后面,紧接着又一支箭无声无息地规规矩矩地排上了队。 “师父。”在这天地之间,我完全恢复了自己的少年禀性,带着欢快纵马上前。 我明白师父就是这样来欢迎我的到来,而且我知道到我在这里会碰上谁,但是我不太清楚我还会碰上谁。 总之,所有的事情似乎总是和我自己设计好的有些差别,只是有大有小,这么多年,我终于明白了这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