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3章 兰渚山降孽龙 (第2/2页)
个宽大的洞口就出现了。 伏威取出火折子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袁烜这才看清里面竟然别有洞,起初洞口虽,但内里却是一个然的溶洞,难怪那怪蛇身子那般大也能盘踞在此。 “嘿,原来还真有这东西。” 袁烜之前就闻到兰花的香味,此时洞口上方阳光投射而下的地方真的有一株已经开了两个花骨朵的兰花。除了这淡雅素净的清香,这株兰花五瓣分窠,外三瓣短圆厚实,而瓣端完整无缺,花瓣收根紧边而主瓣端正,副瓣则是左右对称,加之鼻舌大,舌头呈圆形欲吐还收,双捧紧抱舌瓣,正是极品兰花的特点无疑。 “袁烜,是你来了吗?” 山洞中的袁烜听到外边一阵嘈杂,想必是这边出了怪蛇的事情传了出去,所以都过来了。 走出去一看果然是见谢安和一众文士打扮的人来了,许多人见到地上的蛇血和那巨大的蛇尸都止步不前,只有谢安和王羲之等少数几个有胆魄的跳上巨石一探究竟。 王羲之心情复杂的看着袁烜这个杀子仇人,虽然之前已经利益交换了一次,如今时过境迁还是让他有些异样的情绪,可也仅次而已,毕竟袁烜已经不是他王氏能够拿捏威胁的了。 袁烜上前一番见礼,这里他身份虽然高,但辈分太,所以见人都要拱手,尤其是谢安这个伯父。 “道韫抱着孩子不方便进谷,此刻正在亭中等着拜见伯父。” “哈哈哈哈,我谢家的明珠如今都为人母了,甚好甚好!” 谢玄娶了清流公主,谢道韫嫁给袁烜,这两桩姻缘虽都出乎意料之外,可如今看来却都是作之合,更是他谢氏更上一层楼的绝妙手段。 “这蛇是什么情况?” 孙绰是会稽当地父母官,他的辖区内出现这么大的蛇那可不是事,虽没有伤人性命的消息传出,可若是被有心人宣扬,不定是场祸事,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第一时间打断好友和袁烜的叙家常。 “我兄弟几人今日经过兰渚山,听闻伯父和诸位长者在此雅聚,所以有心参与一番,本只想寻一株兰草凑个趣,可却不曾想遇到这个畜生。本来上有好生之德,可这畜生竟敢无端攻击我们,于是便被我三弟阿福和他豢养的海东青合力杀死,这也算是为民除害吧!” “咦,这大蛇好生奇怪,为何在下从未听闻有这样的怪蛇。” 有人见着断开的蛇头上很是奇怪,所以下意识的出言询问,而袁烜则灵机一动想到一计。 “各位有所不知,这种蛇本不多见,我山门典籍倒是有所收录。据上一次发现此蛇的还是光武皇帝刘秀的手下大将广平侯吴汉,当年广平侯还未曾发迹前贩马为生,某日广平侯于山中见此蛇以人为食,且头上长出犄角欲化身为龙,只是如此残暴凶恶的孽畜即便真的成了龙也是孽龙,于是广平侯施展平生所学杀了孽龙献于光武皇帝。光武皇帝以孽龙之首祭奠苍,自疵相助打的王莽节节败退,最终延续刘汉江山两百年。” 袁烜的话太玄乎了,关键是这件关于吴汉和刘秀的往事根本就没在正史甚至野史出现过,袁烜此时来十有八*九是胡袄,而且目的非常明显。 虽然大多数人觉得文人风骨不该参与这种王权争端,可却有两人除外,其一便是谢安,曹勉是如今的南魏皇帝,他谢氏今后的依靠,袁烜胡诌的这个典故很符合谢氏的利益,所以第一时间点头认同。 可王羲之却不愿认同,不对于谢氏的妒忌已经到了极点,但只他琅琊王氏可还在北魏,袁烜此举分明是把曹坤比作王莽,把曹勉比作刘秀,那他王氏如何自处。可王羲之现在带着任务来到南魏,又有求于袁烜,所以发作不得。 “来人呀,把这颗孽龙头心装好速速送去金陵让陛下祭!” 谢安的安排甚合袁烜的心意,有这样的政治老狐狸在身边真是省了他很多口舌,自己只需开个头,后边的事情想必他会安排的妥妥帖帖。 安排兵士把那拔了牙的蛇头抬出山谷,袁烜又返回山洞挖出那株兰草,然后在众人一番夸耀下出了山谷。 来到兰亭,谢道韫几女已经看到蛇头,她们一边抱怨袁烜涉险一边拜见谢安,而谢安也是一番感慨时间都去哪了,至于几个孩子又是拿了一堆的见面礼。 “今日众人寻到的兰草以国师的最优,按照以往的惯例,国师可以请现场任意一人写篇诗文送于你。然而国师少年成名已然是一代文宗,所作诗文更是篇篇经典足以流芳千古,所以在下这点文墨就不献丑了!” 东道主孙绰打了个哈哈表示自己才学有限不能胜任,其余众人也纷纷跟着孙绰打退堂鼓,毕竟袁烜才名远播,这要是被点到名拿不出好作品可就丢人丢大发了。当然像是王谢二人这般有才学有地位的,像是高柔那般轻狂不羁的倒也不怕,反而有些期待的看着袁烜,毕竟这子如今也是下名人,能和他在诗文上扯上关系那也可能是千古美谈。 袁烜听到还有这般好事自然不能放过,突然有想到一个极为贵重的彩头,心想若是能拿到手便是赚大了。 “各位长者谦虚了,今日风雅成趣袁某岂能独享,不若我们在这兰亭曲水流觞,众人都留下几篇诗文墨宝,然后命人编撰成册,连名字袁某都想好了,就蕉兰亭集》,我山门有下最好的印书作坊,待到半个月后定然叫下读书人都能看到《兰亭集》。至于袁某的彩头嘛……王将军乃是当今书法的集大成者,还请王将军为这《兰亭集》作序,袁某则希望能得这《兰亭集序》的原稿墨宝!诸位长辈以为如何?” 众人一听能有这样扬名下的好事无比拍手称好,而王羲之更是得了脸面,要知道给书作序可是要非常有分量的人才能作的,是以也可以看出袁烜对他的看重个认可,这让王羲之心里稍稍好过一些。 谢安等人也只以为袁烜是想缓和他与王羲之之间的尴尬,却不知袁烜不经意间已经提前把千古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收入囊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