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暴雨 (第1/2页)
一场暴雨让往绍兴的驰道泥泞不堪,驾车的马夫有些苦恼。路不好走,颠簸得厉害;蓑衣遮挡不住雨势,衣衫里头又闷又湿,尤其轰隆隆的雷声不停在耳畔回响,听起来着实吓人。 马夫想着自己到底有没有干下什么天打雷劈的事,想起七年前在岐山道上杀了两个窃贼,下手忒也重了。最后一次回乡见爹娘是几时?有五年没回去了吧,也不知他们是死是活,真是不孝。不过若这样就要被劈死,只怕雷公还忙不过来呢。 严非锡坐在车厢内,他不知道马夫这段复杂心思,一路颠簸他也几无所觉,自华山往绍兴的路上,他顺便了结了一桩多年前的旧案。 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他都还没出生呢。那个人……叫杨景耀吧?他并没有记得很仔细。叔公严颖奇是那一代华山的耻辱,那是祖父的无能与放纵造成的。慈祥,温和,不能给华山带来荣耀,这一点,他很小就见证了。 一年多前他就查到了杨正德一家的下落,只是这个仇不忙着报,找到时间经过丐帮时,顺便了结便是。 华山一点仇,江湖一颗头。这是江湖人对华山的敬畏,也是九大家当中势力最小的华山赖以维持声望势力的根本。 这趟远门他只带了三个手下,石九、吴欢,还有驾车的郑铎,除了石九薄有名气外,剩下两个在武林中都只是华山低辈份弟子。石九吴欢受了伤,留在抚州休养,只剩下郑铎陪着他。 “诸葛焉才会干派使者这种事。”严非锡心想:“大张旗鼓,怕李玄燹不知道吗?” 想起诸葛焉这个人,点苍最大的毛病就是传长不传幼,如果是诸葛然当上掌门,下一届昆仑共议的盟主之争肯定不会变成如今这样乱。 这样也好。 乱,没什么不好。 这局面,早晚要乱。 雨势渐歇,马车驶入了绍兴城。 “代禀贵帮帮主,华山严非锡来访。” 丐帮总舵守门的弟子进入请示,随后慌张地将他迎入内堂。 他喜欢看到这样慌张的脸孔,他越是低调,对方听到他名字之后的态度就越惊恐,这就是地位,揭示他高于其他人的地位。 现今的丐帮总舵,气派早不同百年前,庄园布置,无一不精,当中又藏着地势,便于抵挡外敌入侵。走过莲花廊、残羹林、打狗堂,严非锡到了降龙殿。帮主徐放歌早已在此等待,见严非锡来到,立即起身拱手道:“一别数年,严掌门安好。” 严非锡拱手道:“自昔昆仑共议一别,甚念徐帮主,请了。” 两人寒暄已毕,徐放歌请了座,传人奉了茶,开口问道:“严兄何故有此雅兴,来访丐帮?” “在江西处理一点私事,想着该向徐帮主知会一声,便就来了。” 徐放歌想了想,问道:“事情解决了吗?” “不是什么大事。”严非锡道:“仙霞派,杨景耀,徐帮主有印象吗?” 他见徐放歌认真思索了一下,仍是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那叔公严颖奇,徐帮主还记得吗?” 徐放歌眉头一扬:“有印象,但也记不清了。” 他还记得。严非锡心想:“场面话而已。” “家父曾经说过一句话,叔公能活到四十,只是因为他姓严。严家就代表华山,无论他干了什么,谁也不能代严家处理。”严非锡道。 徐放歌道:“这么久以前的武林掌故,早随风去了。没听过的门派,跟寻常百姓家也无不同,只要严兄照着规矩办事,也不用特别知会一声,何况劳动您的大驾。”徐放歌停了一下,又继续说:“九大家谁不是照着规矩办事?” “规矩是定出来的,百年前也没这么多规矩。”严非锡道:“任何的规矩都能改。唐门以前也没女人作主的规矩,更别说冷面夫人根本不姓唐。” “前几年我见过唐二爷。”徐放歌道:“日子过得挺美的,有这样的贤内助,他就负责吃喝玩乐,没啥好挂心的。瞧他模样,活到破百也不是问题,我可羡慕得紧。” 严非锡道:“冷面夫人的儿女也姓唐,唐门始终还是要回到姓唐的手上,除非……她老人家还有别的想法。” 徐放歌露出惊讶的表情道:“她还有别的想法?难道还能传给外人不成?” “我可不知道。”严非锡喝了一口茶,是武夷大红袍,这样一杯,可能就得花掉寻常人家一个月的口粮,这富得流油的丐帮……他说:“华山跟唐门还隔着一个青城,问沈掌门可能清楚点。” 他察觉到周围很安静,这个该有几百人公办的丐帮总舵,降龙殿上却是意外地安静,只有檐上雨水滴落的声音。除此之外,便是空荡荡的殿中,两人细小的交谈回音。 “人家的家事,还是莫打听好。”徐放歌淡淡道:“咱们也管不着。” “沉得住气。”严非锡心想。徐放歌猜到他来的目的不简单,所以支开了丐众,但自己仍需要找到一个借口,一个好的切入点,以便更轻易说服这位掌握浙赣闽三地的强豪。 “说到规矩……昆仑共议的新盟主才刚上任,又要考虑下任盟主。之后齐掌门卸任回到崆峒,照例崆峒不会再选盟主。不知徐帮主,是否打算出来主持大局?” “原来,严掌门是为这件事来的?”徐放歌挑挑眉毛,淡淡道:“李掌门孚有众望,我想,担任下届盟主应不是问题。” 他看出了徐放歌眼中的轻蔑,似乎在说,华山也想染指昆仑共议?他厌恶这样的轻蔑,但他不露声色,只是淡淡道:“李玄燹得孚众望,诸葛掌门也是众望所归。” 徐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