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恶毒咀咒 (第1/1页)
腊月十八,杨太后在宫中陶乐园举办梅花宴,邀请京城三品以上官员眷属参加。 华氏也接到了一张梅花帖。 “那天,你就别过去了。” 张婴话音一落,惹得坐在他对面,手持梅花帖的华氏,连连冷笑,“怎么?怕我见到她,把她撕了?到时候你心疼?” 这样的话,听得张婴额头上的青筋暴起。 没法接,也不能接。 张婴深深地吸了口气,尽量令自己清醒一点,不至于被气昏,从而口不择言,“阿华,八娘的亲事,你考虑得怎么样?” 他回洛京后,和同为给事黄门侍郎的崔亭关系不错。 俩人惺惺相惜,有相见恨晚之感。 崔亭嫡长子崔阳,年十四,未有婚配,兼之容貌出众,又涉猎经史,颇有文才,大女儿八娘张昑今岁及笄,正值待字闺中。 甫一见面,他就相中了崔阳,意欲招为女婿。 私下里,与崔亭一说,俩人几乎一拍即合。 崔亭出身清河崔氏,两家为同郡望族,门户匹敌,堪为良配。 如果不是记着华氏有言在先,女婿一定要她亲眼过目,张婴差一点就要和崔亭口头上说定了这桩婚事。 “勉勉强强。” 华氏明知道张婴在转移话题,可一涉及到大女儿的亲事,便极为上心顾不得其它,“我和郑夫人已经约好了,明日去长秋寺听经,顺便让八娘和崔十三郎见一面。” 郑夫人是指崔亭的妻子郑氏,出身荥阳郑家。 崔十三郎即崔阳,在族中同辈兄弟中排行十三。 “只要阿明满意,我打算两家先放小定,把这门亲事定下来。” 张婴点点头,“这样也好,两个孩子的年龄都不大,我和阿亭已经提过了,我们要多留女儿两年。” “阿亭那边的意思是:阿阳接下来两年要参加清河郡的铨选,等他通过铨选,释褐出仕后再成亲不迟。” 作为士族子弟,又有才名在外。 崔阳的仕途,几可预见,根本不用太过cao心。 “七郎已经十三岁,你辞了官,他将来的仕途,你有何打算?” 一提起儿子今后的仕途,张婴满心无奈,“等回了清河,让他在族学里待上几年,收收心思再说。” 清河张氏,素以文章称世,赋文一流。 族中子弟,向来以赋文博名,雀起士林,譬如张婴自己,便是年少时,以一篇《清江赋》名传天下。 当时,张婴不足十四岁。 却是同一辈翘楚,郡内才俊,莫能与之比肩。 他膝下只有七郎一子,偏偏七郎张昕自小不爱读书,大约受秦地尚武的风气影响,反而更喜欢舞刀弄枪,武艺超群。 入京后,张婴带他拜进国子监时,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考校中,射、御两艺得了满分,数与书法,堪堪过关,礼、乐两项不合格。 差点让国子祭酒郑宏不愿意收下他。 最后,张婴自己舔着脸诉了一场苦,才让郑宏勉为其难收下。 “先拘着他,总比让他胡来去当武将强。” 张婴说完,又想起一事,“以后少让他去卫国公府。”卫国公府贺若氏,出身鲜卑贵族,家中儿郎,个个武艺出众。 更以武艺谋出身。 一府之内,除去国公的世袭爵位外,有将军、校尉称号官职者,不下二十余人,又有一半人长期驻守边关。 贺若隆的父亲,车骑将军贺若金驻扎渔阳十年。 回京的次数,屈指可数。 使得卫国公府的崔老太太,也即是张婴从母,每见张婴一次,都得抱怨一回小儿子长期不归家的事情。 只听华氏回道:“等离开洛京,就不用担心这事了。”她同样担心儿子一时冲动,去做武将。 “话说回来,你的官到底能不能辞掉?”华氏看向张婴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怀疑。 好不容易绕开,张婴自然不会去触碰华氏敏感的神经,“从来只听升官难,要辞官还不容易,你好好照顾家里和孩子,外面的事,不用你cao心。” 华氏轻哼了一声,把帖子扔到案几面,倒没有反驳。 ——*——*—— 八娘张昑的亲事定了下来,两家请了冰人纳采,连纳吉之礼都一并办了,卦象曰:天作之合。 家中喜气洋洋,张曦费尽力气伸长脖子,才看清楚,那张婚书上内容。 却不由惊掉了下巴,他们家竟然和崔亭家做亲戚。 那一辈子里,崔亭官至中书监,是阿耶的死对头,两人在朝堂上针锋相对,最后让阿耶给扳倒,流放崖州…… 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崔亭诸子中,以庶子崔勇最知名,名誉洛京。 她根本没听过,崔亭长子崔阳的名字,然而,能令阿耶阿娘交口称赞的人,有长子的身份,又怎么会是寂寂无名之辈呢? 张曦挠破头皮,都想不明白。 士族子弟,不仅重嫡,更重嫡长。 没道理,崔阳会一点名声都没有,仿佛世上就没有这个人…… 没有这个人? 张曦想到一种可能,一不小心,咬住了自己的舌头,所幸没长牙,没有伤到舌头。 只有一种可能,崔阳早亡。 那一辈子里,阿娘这个时候,已经死了,大姐张昑身上有三年母孝,应该不会和崔阳定亲,可是后来,阿姐也死了,又有张崔两家交恶,这中间肻定还发生了其他事情…… 譬如说:阿姐的死因。 她连阿姐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更别提死因了。 张曦无比后悔,在那一辈子里,除了阿顾外,她对旁的事,都不太关心。 对早早过世、又毫无印象的阿娘和阿姐,也没有多分出一份关注。 一时之间,张曦心头极为沮丧难过。 她不想阿姐死,她盼着一家子和和睦睦,盼着家里热热闹闹,而不是像那一辈子里那般,清冷无味。 想到这,张曦紧紧靠在阿娘怀里。 “这就是小十六,长得真漂亮。”华氏对面,一位美妇人的声音响起。 张曦目之所及,一眼就认出来,她是崔亭的妻子郑氏。 因为这位郑夫人,在那一辈子里,对她说过一句极恶毒近似咀咒的话:瞧着就是个没福寿的,你怎么还活着,不去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