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风云初起~第六章:江夏攻防 (第1/2页)
江夏失守,陈朝震惊。陈后主严厉责问曾再兴,并令其徐图复之。 曾已对襄阳战事焦头烂额,手中已无大将可派,陈朝将吕忠肃升为荆州刺史,并派定北将军陈慧纪辅助曾再兴。常大淳改为常胜将军。 陈慧纪祖辈都是武将出身,自己更是自幼习武,学得一身本领。曾见吕忠肃,陈慧纪来援自然十分高兴,吕忠肃,陈慧纪除了带来数万精兵,更将江南青衣派众多高手带了过来。 青衣派以青衣二老共同掌权,青衣二老武艺高强,手段狠辣,江湖人士闻之丧胆。 青衣二老白长老善使寒冰掌,中掌之人犹如掉进冰窖。陈长老善使烈焰掌,中掌之人犹如置身火炉。一冷一热,威力无穷。 曾再兴,得如此将帅之才,奇人异士,一下信心倍增,商讨夺回江夏之策。便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吕忠肃迁任荆州刺史,一心欲报效朝廷。上前言道:“隋军刚得江夏,必定兵力不足,势力不稳,我愿亲自领兵前往剿之。” 曾再兴道:“吕刺史报效朝廷之心,我等都知。不知吕刺史有何具体的破城之策。” “隋军刚得江夏,兵粮皆不足,我令戚昕切断隋军通往襄阳大本营通道。我亲自带领陈将军,青衣二老围困并占领江夏城。” “如此甚好,我令通天神教四大护法相助戚昕” 四大护法本是高傲之人,怎肯受制于戚昕这样的小将。曾见四大护法不甚高兴,本欲发作,但考虑到通天神教是大司空施文庆一手扶持起来的。又不得不忍住。 陈慧纪虽想独档一面,但吕刺史已经发话,也表示同意。 小娇见父亲唯独对自己没有安排,甚是不满道:“父亲怎把我给忘了。” 曾再兴知道秦王用兵如神,手下精兵强将甚多,曾本想让女儿与四大护法接替戚昕,但担心女儿安危。又见四大护法不愿听命戚昕,只能起用平庸的常大淳。小娇见自己无令在身,甚是不喜。便又走到吕忠肃旁。道:吕叔叔,听闻陈将军手下青衣二老武艺高强,我很仰慕,不知何时能见识一下。 吕见小娇精灵古怪,也很是喜欢。但行军打战怕照顾不周,难跟曾尚书交代。曾再兴见女儿执意要去,又见吕忠肃老诚可靠,身边高手如云,便同意了。 而秦王那边,虽将领众多,但占领江夏,秦王伤亡巨大,秦王本欲奏请晋王增兵力布防江夏,但晋王见秦王速破江夏,甚得军心,担心其功劳太大以后难以抗衡。反已襄阳战事吃紧为由,抽调秦王贺若弼部驰援襄阳。 这几日,秦王眉头紧锁,甚是烦恼。李士诚打理完江夏官衙后,便欲请秦王入住。秦王道:“现在大业未成,将士困顿。我等岂能高住朝堂。我们应与将士食同锅,住同屋,大家同舟共济,风雨与共。” 邓显诚听后觉得秦王说得在理。我们提天下正义之师,征伐腐朽陈朝,就是为了给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日子。现大业未成,国家未统一,岂能安于享受。邓与秦王几日接触,被秦王的心忧天下,为国为民的情怀所深深感动。 江夏大帐内,气氛异常紧张,接到情报,陈朝尚书曾再兴,已派吕忠肃大军南下,意欲复克江夏。 秦王对将领们道:“今陈朝贼心不死。又欲北上与我们争夺江夏。我们现在兵力严重不足,但江夏绝不能丢失,我愿与大家以死护城。” 将领们听闻秦王抱以死守江夏的决心,个个同仇敌忾,誓与江夏共存亡。 韩擒虎道:“我们是否要向襄阳总部求援。” 秦王本想大骂晋王,但为了内部团结,亲王只好道:“现在晋王围困襄阳正是吃紧,我们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守住江夏。” 但韩擒虎还是代秦王写好求救信,令手下传信兵急送晋王。一切准备过后秦王与大家歃血为盟。 一日过后,吕忠肃率部抵到江夏城下,旌旗飘飘,绵延数十里。常大淳也早插入到江夏后方,切断了驻守襄阳城郊隋军的救援。江夏已变成一座孤城。 秦王亲自站立在城头,见吕忠肃人数有数万人,而江夏城仅有万余人,不免担心。 吕忠肃见城头秦王的帅旗,钦佩到:“秦王亲自挂帅,可敬可佩”说完便要骑马上前与秦王对话。左右将士都觉不可。 “秦王乃顶天立地的英雄,绝不会使用小人手段对我 “我们二人愿护同刺史大人前往”青衣二老主动请求。吕点头同意。 秦王见吕忠肃在青衣二老的护同下走来。对吕到:“来人可是吕刺史” “正是在下,在下有几句话相劝。我们陈朝与隋朝早已订下盟约,互不侵犯,你们为何要兴兵南下,徒增百姓伤亡,徒增百姓疾苦。你们隋朝,杨坚老迈昏花,晋王嫉贤妒才,对秦王你竟然刻意压制。隋朝终究无望,我劝秦王还是规劝杨坚早早返回,还百姓太平生活”吕探知晋王刻意压制秦王,故夸大其词,以动摇其军心。 “尔等不必多言,我等誓灭腐朽陈朝,救陈朝百姓出水火” 吕本没盼望秦王退兵,只是乱其军心。说完便退回大军中。倒是青衣二老立功心切,待吕走后竟飞上江夏城,意欲取秦王人头。隋军将士见青衣二老竟独自飞上城楼,先是一惊,马上护秦王左右。邓显诚见青衣二老飞上城楼,档在秦王前面,让秦王先走。秦王为鼓舞士气,竟坐在帅桌去不肯离去。 青衣二老见衡山七子全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