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三章、王爷,这可是报应! (第1/1页)
一出城门,赫成瑾看清眼前情形,不由咋舌。 说是“打起来”,倒还不至于。 因为若是当真动手,同临王这边一定是压倒性的优势! 近三十名侍卫打扮的人已经虎视眈眈地包围了一架马车,另有六七名侍卫护着另一架明显装饰更加精致的大马车。 一番闹腾下来,开明门边原本想要进出的百姓被堵住了不少,不禁怨言四起。 “都住手!”赫成瑾皱眉,立时凝聚中气扬声大喝。 所有人都向他看了过来。 梁岭差点没忍住要鼓掌,颇有些惺惺相惜。 好家伙,这年轻的天策卫镇抚使竟然能比他嗓门还大。 赫成瑾向那辆被同临王府侍卫围成了水桶的马车望去。 方才只听梁岭说,这是刚刚结束外放回京的文官,有可能即将入阁,也不知是何人。 一念及此,赫成瑾决定先礼后兵,拱手道:“诸位,凡有误会,解开便是,如此兴师动众有辱斯文,别说是在天子脚下,就是在别处,也是决不允许的。” 一声冷笑从旁边的大马车传出,随后,一名锦衣男子在侍从的搀扶之下走了出来,面白须静,富态尽显。 “误会?”锦衣男子冷笑,“本王倒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误会,能令这等草民也敢上来别本王的马车,还出言辱骂!” 赫成瑾过去并未见过同临王,这时一见,心中不免有些意料之外的诧异。 大越的两名异姓王,均是因开国功绩而袭爵至今,但因各自分封在边疆,除大事一向不会进京,由此沾染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这位同临王据说已年届五十,但今日一见,说他是而立之年也丝毫不为过,端的是驻颜有术。 尤其那双锐利的眼睛,甚至比淳安郡主的那双,更加摄人心魂,还没触及,便觉得浑身一阵儿不自在。 看到这么年轻的一卫镇抚使,同临王也略感意外,将赫成瑾上下打量一番,语气依然冷淡:“这位大人当真好大的颜面,也不知该如何称呼?” 赫成瑾拱手,沉声道:“天策卫镇抚使赫成瑾,不敢教王爷挂心。” “天策卫?” 这个名字猛地戳中了什么,同临王脸色一变,厉声道:“那日在金山上搜索的,是不是你们?!”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此时的同临王已不仅是方才那样的“不满”,而是真正动怒! 但面对他的怒气,赫成瑾也只是不卑不亢地应道:“正是末将率弟兄们上山搜索,解救了一众被掳的少年。” “解救?”同临王步步逼近,几乎是在咆哮,“你救了多少个?你全部都解救了?” 梁岭在心里暗道不好,怎么这小子一根筋似的,竟然真敢和王爷用这种语气说话? 他连忙想要上前打个圆场,却听赫成瑾淡淡地道:“请王爷节哀。匪首供述说,在虏获贵府世孙后,他因嫌世孙吵闹,将其杀害以儆效尤” “呼”的一声,赫成瑾眉头一皱,脚下下意识地一步错开,同临王的那一拳头便落空了。 他站住脚步,看着面前气急败坏半点已是尊贵不存的同临王,忽然明白,为什么方才自己面对这位王爷的滔天怒火时,丝毫没有畏惧之意。 人终究不是神,天策卫若能杜绝这灾厄,也断不会连累郡主也被一同抓去金山矿洞了,更不会被摔下山坳、重伤卧床。 而同临王世孙,只能说运气不好,在那时竟敢惹怒三名匪徒,这才落得身死的下场。 赫成瑾忽然觉得脑海中闪过了什么奇怪的念头。 别的少年被抓去那么多天,均无受伤,甚至郡主也是因为留下与匪首对战,才会重伤。 为何同临王世孙一被掳去,就当即被杀? 赫成瑾蓦地生出直觉,或许,这绝非仅仅因为是“吵闹” 同临王一拳失手,也失了先机,只能依靠着旁边侍从的搀扶喘气匀息。 忽然,从被围得水桶似的马车里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满满的嘲讽之意:“可是王爷,我倒觉得,这是你的报应啊。”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赫成瑾立即往同临王那边看去。 和众人一样,同临王的脸色也变得越发难看,但却与别人不同。 旁人都震惊于这说话之人竟敢当面说如此大不敬之语,但到了同临王这儿,作为被骂被嘲之人,他的脸上却没有愤怒,反而眼神闪烁,仿佛是有些心虚? 赫成瑾眨眨眼,这时却发现同临王脸上的表情又变了,凛然而有威严。 “本王当是谁呢,秋大夫,多年不见,您的癔症为何从未康复?早知如此,本王这次上京也能带些苗疆神药过来。” 同临王说着,抬手挥了挥,那架小马车旁边的侍卫便散开了。 马车里继续传出冷笑,“多年未见,王爷只手遮天的本事仍是丝毫未改,在下便是病死,也不会像你们那般成日里吃草,才吃成脑子、肚子里一通草包!” 同临王勃然大怒:“你” 车门这时打开了。 赫成瑾无奈地看着探头出来的中年汉子,果真是嘉议大夫秋文滨。 其实同临王所说,有一点不错:这名秋大夫成日里确有些疯疯癫癫的,不上朝也就罢了,又不时偷溜出府去,失踪两三日不见人影,总是教时若光格外头疼。 眼下也是一样,不知怎的,秋叔又钻到别人马车里,还在这儿出言讽刺同临王。 赫成瑾嘴角无奈地咧了咧。 这当然是别人的马车外放的官儿,自然不会是秋文滨! 却不知车里坐着的是谁,竟愿意随着秋叔胡闹? 秋文滨才探出半个身子,又缩了回去,这回先出来的是一名与时若光年纪相仿的面生的书生,下车站定后恭敬地伸出手,这才搀扶着秋文滨慢慢下车来。 赫成瑾又不由多看几眼,发现车里还坐着一名面善的年轻妇人,许是那书生的妻子。 少妇一左一右搂着两个孩子,虽只露出大半张脸,却也在密切注意着外面的情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