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导购公约 (第2/2页)
站起来边向屋走廊走去,边对“广播嫂”说,“你跟何喜富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人家是免费做导购,你可是既收采购商那边的好处费,又在本村珠农那边收回扣,昨天一位珍珠采购商来告了,就说你介绍他收购的珍珠,每斤的收购价比其他同等珍珠要高出两百元左右,你说这是不是坑他们。” “这是他们愿买愿卖的事,我也是征得他们同意再介绍这笔生意的,再说我也不相信,那赚钱计谋在诸北算得上第一位的何喜富,不可能免费帮他们做导购的。”“广播嫂”一心想找出自己做导购赚中介费的理由。 何梦根回过头来朝屋里边擦着桌子边跟自己说话的“广播嫂”说:“话必须说得有理有据,何喜富收回扣收好处费,到现在我们还没听到有人说过,而你我们既接到客商打来告你的电话,又有珠农说你收取每一百斤一百元的回扣,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太狠了,你这样既拚命抬高价格,又拚命收取好处费、回扣的,到时还有哪位客商到诸北来收珍珠。” “广播嫂”双眼睁得圆圆的、嘴巴张的大大的,她看着何梦根发呆了,这底细就这么快就全让你们知道了,这肯定是出售珍珠的那户人家说出来,于是她也走到门口道地上,朝着远方大声骂起来:“这不识好歹的东西,想卖珍珠的时候什么都说好,这珍珠卖掉了,拿一点钱出来犒劳犒劳给你介绍业务的人就心疼了啊,去干部这里告黑状了啊,看以后谁还敢给你介绍业务。” “广播嫂”的声音可说得上是山摇地动,邻近刚起床的人家纷纷走出自己的家门,或把头探出窗外,看“广播嫂”究竟在骂谁。 看着“广播嫂”指桑骂槐弄起来,何梦根变得更加严肃起来,他想出了快速治理“广播嫂”别再这样继续骂下去的一招,于是也提高声音说“别再这样指桑骂槐了,错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这事本来我们昨晚就过来跟你说说,只走到你家附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家的灯全黑了,都这把年纪了,何苦呢!” 一听说昨晚的事,“广播嫂”的面孔又火辣辣的红过一层又一层,什么话也不说了。 何梦根见好就收,临走时甩给“广播嫂”一句话,好啦,以后注意一点就好了,千万不要把诸北珍珠市场的客人全部赶光。 “我知道,我知道。”“广播嫂”边答应着何梦根的话,边又在屋前收拾起东西来。 何梦根从“广播嫂”家走出来,又朝何喜富家走去,他想把自己找“广播嫂”谈的情况立即说给何喜富听。 走到何喜富家门,何喜富家的门已锁上了,门口只有何理江他爸从何喜富门口朝门前那条路走来。 “理江他爸,你这么早来这里干吗呀?” “这么早来都没碰上到喜富这一家子人呢!” “你找何喜富有事?” “不就卖珍珠这事吗,去年辛辛苦苦养蚌育珠,今年珍珠收获了,就没人来买,都说何喜富在帮人家做导购,我也试着来托喜富把我家的珍珠卖卖掉。” 何梦根走过去朝屋后的园子里去张望了一下,确认里面无人后就回过头来跟何理江父亲说:“他家这么早把门锁了,说明今天一家肯定忙,何喜富估计是去西泌湖蚌塘了,要不我们一起可去去那边找,我也正想找他商量事情呢。” 何理江父亲说:“我反正闲着无事,要去也可以一起去。” 何梦根和何理江父亲一起似散步似地走到了西泌湖,刚走到机耕路与西泌湖蚌塘交接处,就看见何紫娜和她的两个儿子思强和思康就在草棚前剖珠挖蚌,他们身边的一只面盆里,快盛满了珍珠。 何理江的父亲走到他们面前,看见面盆里的珍珠就高兴地说了起来:“你们的珍珠怎么这么好啊,珠型圆、大小均匀、色泽亮丽,是不是用特种营养素育成的呀?” “你看看,他们一家男女老少都养蚌育珠的专家了呢,你普通的养蚌育珠人,那能跟他家去比呢?所育的珍珠怎能与她比呢。”何梦根跟何理江说的话半是玩笑半当真。 没见何喜富在,何梦根就问何思强:“你爸没到这儿来?” 何思强边挖着珍珠边朝那边的塘面使使眼色说:“就在那塘里捞蚌呀。” 何梦根朝那里走去,没走出几步,何理江的父亲也跟了过去, 何梦根走在前面、何理江的父亲走在后面,何喜富却先向何理江的父亲打起招呼:“理江爸,你这么早也是找我有事?” “还不是找你帮我把我的珍珠卖卖掉。” “没事,你的珍珠我一定帮你卖掉。” 何梦根这么早过来,肯定来说“广播嫂”之事的,何喜富猜想得到,因此他上船后没有直接把珠蚌挑到草棚前面去,而是拿走一根扁担往地上一放,要何梦根坐下来一起说话。 何梦根坐下后先写何喜富介绍了刚刚去“广播嫂”家谈话的情况,然而他把话题一转又说到了理江父亲托何喜富卖珍珠的事。 他跟何喜富说“刚刚我从何理江父亲托你卖珍珠的事中想到,在当前没有珍珠交易市场,农民卖珍珠都是暗中交易,这弄一批珍珠采购导购员还真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关键这么导购员要有职责道德,不论乱来,特别不能做坑害客商的事。” 何喜富说,“这事他昨晚也考虑到了,建一个高素质的导购队伍真是十分重要,因此自己还专门为成立珍珠采购商导购员起草了一个方案和公约,我们就过去看看,随便讨论一下吧。” 说着,何喜富又下塘,从船上挑出两箩珠蚌出来。 他把珠蚌先放到何思强面前,自己刚走进草蚌,把桌子上的一本日记本打开,把自己议好的导购员公约一条一条地读给何梦根和何理江的父亲听。 何梦根和何理江的父亲听了后都说这个议得好。 何梦根还说:“你用大字报的形式写几张,在我们的村里村外多贴几张,另外,最好把我们的范本拿过去,让湖上村,上莲湾村也这样搞个公约出来。” 何喜富笑着说:“行,我等会就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