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催更记 (第1/2页)
莱纳·铁岩喜欢在清晨散步。 他总是在早上六点四十分出门,踏着冷冽的晨光,牵着和自己一般高大的爱犬朝日,漫步在沃顿富有工业气息的宽阔街道上。 今天莱纳也是早早便出了门,他穿一身深褐色的毛绒斗篷和棉质马裤,裹着围巾,头戴绅士礼帽,精致的镶金手杖敲在脚下的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积雪上留下一道道圆形的印记。 作为人类的近亲,矮人的寿命格外悠长。 莱纳自然也不例外,他虽然并非群岛本土人士,却也在这个国家的首都生活了足足二百三十五年。 二百三十五年的岁月变迁,足够让莱纳游遍这座城市中的每一处标志性建筑,踏遍沃顿街道上的每一块砖石,堪称为沃顿城的活地图。 毫不夸张地说,他甚至比当初沃顿的建造规划者还要熟悉这座城市。 莱纳还知晓这座城市的许多秘密,包括它光明的一面,和黑暗中的另一面。 比方说红厂区,那里是整座城市最混乱的灰色地带,盘踞着托格帮和艾辛格党这两大帮派,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四天,托里昂大澡堂就会举办斗狗和拳击赛。 除了赌博行当外,市场商人的保护费、地下妓院、古董买卖也给托格帮带来了相当不菲的收入。 而艾辛格党则注重走私交易,他们和远洋贸易公司有所联系,能够从北陆和东陆的殖民地弄来相当多的稀罕事物,可以说红厂区所有的地下黑市都由艾辛格党人掌控,他们售卖的商品中甚至还包括官方明令禁止的军火武装,以及一部分违禁药物。 除此之外,在红厂区最广为流传的便是“红衣杀手”这一坊间奇谈。 据说他们身穿皮革质地的红色连体衣,手持足以刺穿鲸鱼皮的利刃,能够穿梭暗影与虚空之间,是掌握绝顶刺杀技艺的大师。 只要在纸条上写下你政敌或仇家的名字,将其和十九枚金币放进一个广口瓶里并留在红厂区废旧鲸油厂的大门口,红衣杀手们就会接受委托,于其后的几天之中杀死目标。 他们是群岛街巷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是游荡在寂静夜空的冷血猎手,是顽皮孩童在睡梦中最恐惧的怪物。 有一种说法是:若将杀手们了结之人的鲜血聚拢在一起,上面足以漂浮起一艘捕鲸船! 也正因此,除了要采买一些特殊草药外,莱纳很少会踏足红厂区那被染成血红色的街道。 就像现在,他选择的散步路线特意绕过了红厂区。以灯塔区的地下街为起点,沿着西城区的商业街直达学院区的第五大道,再途经皇宫区的国家大剧院和西塞尔音乐厅,最终重新绕回地下街。 至于工业区和旧城区,前者终日被浓烟和蒸汽机的噪音所笼罩;后者则大半被淹没在海水下,时常有海洋生物伤人的案件发生,需要警员和晨星卫队的甲胄骑士定期巡逻清扫,都委实不是什么散步的好地方。 抬手扶正头顶的礼帽,莱纳牵着朝日登上一级台阶,来到一座宽阔的广场上。 这里是学院区第五大道的尽头,因为临近三所大学,四周能看到一些穿着打扮时髦的年轻人,有的在滑雪,也有的在驻足观看街头艺人演奏乐曲。 他们或许就是附近大学里翘课外出的学生,正与同伴们一道放松游玩哩。 “年轻就是好啊。” 莱纳驻足观看了一会,笑着摇摇头,最终柱杖离开。 穿过广场后,就是名流贵族们所居住的皇宫区了,首都中最有名的国家大剧院、西塞尔音乐厅、大钟塔等等皆坐落于此。 莱纳沿着街道旁边的行人走道缓缓向前,视野中很快就出现了国家大剧院门口一排洁白的大理石柱,以及紧邻大剧院的音乐厅侧门。 大剧院门口停着许多马车,还有不少正在排队等候的市民。在街道旁的一处花坛边,穿着码头工服的男孩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还是竭力大声吆喝,挥动着手里的报纸。 莱纳才想起,今日又到了国家大剧院每月一次的公演时间。他先是扬起眉毛,加快了脚步,但随即想到自己还牵着朝日,又看到这冗长的队伍,心里又有些退缩。 今天人太多了,还是给那些没钱买票的市民们一次欣赏话剧的机会吧。 矮人这样宽慰自己,反正他有的是钱,以后大可再找时间买票来看表演。 想到这儿,他索性停下脚步,递给身旁的报童十枚铜币,“给我一份号角日报,剩下的钱是你的小费。” “感谢你的慷慨,先生!” 男孩抽出一份报纸递给他,“祝您今天过得愉快!” 莱纳不以为意地点点头,他缓步穿过街道,停在音乐厅前的一张长椅上,拍掉上面的积雪后才悠悠坐下。他翻开了报纸,在雪后挥洒的阳光下惬意地读起上面的文章来。 朝日乖巧地蹲在一旁,用爪子拨弄地上的积雪,一只狗玩得不亦乐乎。 莱纳随意扫了几眼报纸正面的内容,随即哼了一声。上面不外乎又是些什么“布拉格沃兹警员失踪”、“矿洞中发掘出诅咒之物”、“沃顿夜行杀人狂魔”这种博人眼球的猎奇标题,并不能引起他的关注。 他真正想看的,是自己最近一直在关注的一部侦探悬疑小说——《斯麦尔探案集》。 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名叫做斯麦尔的私家侦探,内容以发生在群岛的各种奇诡悬案为主,讲述了斯麦尔侦探调查这些案件的故事。 在莱纳活过的漫长岁月中,阅读小说是他为数不多的癖好。更何况这部小说笔力雄厚,构思精巧,一词一句都正搔到他的痒处。 《斯麦尔探案集》的作者刊登作品的笔名叫做“F·G”,没有人知道祂是男是女,家在何处,姓甚名谁。但这并不妨碍祂成为当代文坛中颇负盛名的小说作家。 甚至有人猜测,从行文风格来看,这位大作家必定是一位学识丰富的成熟男士,有极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否则很难写出那种饱含岁月积淀感,足以打动人心的精致文章。 虽说没有见过本人,但莱纳对这本书的作者“F·G”可谓是仰慕已久,他甚至还曾经以个人名义向号角日报捐款,来资助那名神秘的“F·G”先生。 “F·G”先生的小说很棒,唯独有一点令读者诟病,就是这个写作的速度太慢了。 他常常会以外出取材、身体不适、缺乏灵感等等乱七八糟的名义暂停连载,等过个三五天后再刊登文章。 莱纳常常暗自腹诽“F·G”,号角报社的报纸是日报,大作家的文章却是周更。这种等待后续情节的感受着实让人浑身焦躁、寝食难安,更别提矮人还是一个阅读癖患者。 是的,阅读癖。长时间不进行阅读,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