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因何而来 (第1/2页)
村民似乎挺稀罕他们这些外乡人的,通通瞪着眼睛,踮着脚尖的欢迎他们。 车子减慢了速度,直接开进了村里,任由笔仙他们被村民围观。 一位大娘不住的打量着几人,朝着开车的大爷喊到:“老刘,这几个娃子今晚住哪?要不住我家吧。” “去去,人家孩子们是来看小天的,村长自然会安排,用不着你瞎cao心。” 说罢,大爷停下了拖拉机,翻身落到地面上,朝着笔仙他们走来。伸出双手,想要帮他们把行李搬下来。 周梁连忙摆手:“不用了刘大爷,我们自己来就好了。” 他还随带修了一下自己的肌rou,一手一个,连同冯凯的箱子也拎了起来,稳稳当当的跳到了地面上。笔仙他们也拿着箱子从车上跳了下来,开始观察这个村子。 村长并不大,房屋挨得也比较近,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村子中间那口巨大的水井。直径大概在一米左右,水井之上放着一个打水用的简易缆车,缆车上绑着一条绳子,垂进井内。 刘大爷注意到了他们的目光,自豪的笑道:“那口井啊,那是我们村的命根,是我爷爷那辈打出来的。以前村里人想要吃水得跑老远,不然就只能盼着下雨,现在好了,有了这井大家都方便多了。” 笔仙粗略的打量了一番村子的格局,发现这个村子里面房屋,修建得有些年头了。但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年,也就是说,是先有的这口井,才有的现在这个村子。 笔仙疑问到:“刘大爷,你们村子,原来不再这个位置吧!” 大爷吃惊的看着笔仙,摸摸自己的胡子。 “不愧是大学生啊,一眼就看出来了。没错,以前的村子在后边,往前走一里地就是了,那里离河边要近一点。不过自从有了这口井,大伙都不去河边打水了,村子也慢慢的迁了过来。” 在不远处,笔仙确实看到了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不远处的一个山坳。 笔仙想起了这个村子的名字,继续问到:“大爷,那‘甘泉村’这个名字也是后来取的吗?” “啥后来不后来的,这名字比我年纪都大了。”大爷笑道。 笔仙挠头笑了笑,感觉这大爷也挺逗的。 一边的赵央有点看不下去了,笔仙聊了这么久,都没聊点有用的,于是他站了出来。做出一副痛心的表情问到:“刘大爷,能告诉我们,刘云天是怎么死的吗?” 刘云天,正是他们前来吊唁的那位同学,这个村子村长的孙子,也是村里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学生。 听到赵央的提问,刘大爷叹了一口气:“前些日子地震,山垮了,小天被一块石头砸中了脑袋。当时是我送他去的医院,可是,那孩子在路上就走了。” 在笔仙的记忆里,刘云天一直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虽然有点吝啬,喜欢占小便宜,但总的来说还是个不错的家伙。 为了配合气氛,笔仙也叹了一口气。 随后立马察觉到,刘云天死亡的时间是四天前,也就是说,他们任务上的三天之后,就是刘云天的头七。难道这次剧本的基调就是回魂夜吗?可是,他们和刘云天关系还算不错。 不然也不会大老远的跑来送他,至于村里人,刘云天大学毕业就回村带头致富了,想来关系也坏不到哪去。 那么,这三天之内,会发生什么呐? 看热闹的人群逐渐散去,周围不时的响起大妈们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吆喝声。大爷一拍脑门:“你看我这记性,你们还没吃饭吧。来跟我上村长家吧,他们老两口知道你们要来,昨天就把猪给杀了。” 村长家就在不远处,走几步路就到了,那是村里唯一的一间砖房,而且是新建不久的。 大爷看着鲜艳的红砖,羡慕而又惋惜到:“小天是个有本事的,不光考上了大学,还翻修了家里的房子。这么好个孩子,怎么就……” 大爷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带着他们进了屋。 屋内正中间停着一口漆黑的棺材,配合着略微带点潮湿的空气,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棺材下方摆放着两条长凳,前方靠近门口的地上有一个铁盆,铁盆里面是一些纸张燃烧过后的灰烬。 “村长,小天的同学来了。” 大爷大喊了一声,从客厅里侧的一个房间里,传来了一声有气无力的回答。 “知道了。” 大爷看向众人,给他们低声解释到:“这老两口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