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科技强国_第24章 你的膝盖我收下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你的膝盖我收下了 (第1/2页)

    还有一个比较主要的好处,那就是长久吃能延年益寿!增加个两三岁不成问题,一代一代繁衍下去那更会叠加!比如爷爷辈的常吃玉米平均年龄48岁,儿子辈的就能有50岁,孙子辈的就能多活到52岁,重孙子辈能活到54岁,能增加百姓平均寿命,具体能增加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

    “还能延年益寿?不行,我以后要天天吃玉米!”

    “下官也是!天天吃!”

    “也不用天天吃,隔三差五的吃一顿就好了……”不过这话显然没用,当皇帝的都想长生不老,但有谁真的长生不老了?吃不死人还能延年益寿就是最好的了!

    照样一番评判后徐伟喝了口水接着讲。

    “这是红薯,当数所有作物里产量最大的,种植维护的好的话亩产可能达到5000斤以上!一般都有两三千斤,保守估计有1500斤以上,以后精心培育亩产万斤都不是问题!”

    这次徐伟先把产量大的抛出来,果然把在场所有人震惊了,脑子里全飘过亩产万斤,亩产五千斤,自动忽略两三千斤和1500斤……

    “我滴天呐,万斤!万斤!我没听错吧?是亩产万斤吧?”一个典吏像疯了一样大喊大叫,其他人却浑不在意,甚至跟着疯癫大喊大叫!

    “诸位大人,诸位大人,冷静冷静!别激动啊!”

    “你叫我怎么冷静?亩产万斤啊!是大米的几十倍啊!你叫我怎么冷静?”典吏瞪着牛眼高声咆哮,唾沫星子喷了一脸,宝宝心里委屈,但宝宝不说,宝宝只哭!

    “……”

    徐伟无语了,只能等一下再接着讲。

    “诸位,不要被亩产万斤蒙蔽了眼,我说的是保守估计亩产1500斤以上,一般两三千斤,最好5000斤,需要精心培育几年几十年才能达到亩产万斤!”

    “呵呵,还真是,冲昏了头了,大人,下官失态了。”典吏冷静了。

    “无妨无妨,本官也被吓到了,就算亩产1500斤也了不得,不必灰心。”骆大人倒是好记性,忘了刚才自己也失态了。

    “谢大人。”

    “诸位大人,这红薯产量虽高,但无法代替主粮,主要是这东西吃了健胃益气,那个…咳咳…滑肠通便……也就是吃多了也就拉的多,放屁多……不过还是好东西,一两个就能顶饱,对于陕省豫省的百姓来说可是好东西,两地的百姓可是连草根树根树皮观音土都吃的!而且吃的久了也对肠胃好。”

    “额!可惜了,这么大产量却不是主食。”

    “谁说不是呢?天天吃这个天天放屁!”

    “慎言,大人在呢!”

    “哦哦!”

    “这红薯属于藤类植物,不是种植在平地上的,而是和土豆一样分垅种植,把土地用多齿耙子拉成一条挨一条的土垅,虚土得有一尺多厚,两垅垅尖距离不要长过三尺,这些完整的红薯等明年过完年就切成两三块集中种植在一起育苗,等苗长到一扎多长后移栽到田垅里,浇上水,一般春薯要半年成熟,夏薯四个月成熟,秋薯四个月多一点成熟。”

    “而且不光红薯能吃,红薯藤长到三尺来长的时候可以把嫩枝掐下来炒菜吃,不是很老的红薯藤养猪非常好,最好是在红薯即将成熟之前把一半鲜藤剪下来喂猪。”

    “红薯可以烤着吃、煮着吃、蒸着吃、切成条晒干当零食吃,做成红薯粉压成细长的粉条炒菜煮rou吃,都非常好吃,又香又甜。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房间里能存很久,最好是挖一个深十来米的地窖保存,能吃到第二年春天。”

    “嗯,哎呀妈呀,真香!真甜!”

    “哇,有点烫。”

    “这么多吃法?好像我家都是剁碎了喂猪的……”这句话就很拉仇恨了,你以为你是MT,血多?

    “是了,现在咱大明百姓对红薯认识不足,不知道怎么种怎么做成食材吃,几乎都拿来喂猪,简直是暴殄天物啊!长此下去是要天打雷劈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