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赴美 (第1/2页)
“跃民,照你这么说,这成了正规军,怎么反而没有在鬼市上挣的多了?”钱胖子听说了钟跃民在出版社的遭遇,吐槽道。 “出版社自己也不挣钱,负责的那个科长给我算账,他们出版的书都是按照成本价给新华书店,书店卖掉了才给钱,整个就是个糊涂账!” “那你们忙乎半天,不都成了学**做好事了?”钱胖子道。 “可不就这么回事儿嘛!”钟跃民苦笑:“教研室要是不挣钱,哪有能力聚集更多的人才加入咱们,出更多更优秀的教辅资料呢?光靠喊口号,哪有动力创新?” “那你的意思是?” “华立那边继续做,往全国发货,甚至咱们要比新华书店更快出货!”钟跃民一咬牙道。 钱胖子迟疑道:“这会不会出事儿?” “被人家盗版了,跟咱们有什么关系?”钟跃民笑道,“再说,咱们是原作者,咱们不追究,出版社和书店更没有动力追究了!” “嘿嘿,确实是这么回事儿。”钱胖子想了想道。 “行了,回头我把样稿给你,你跟奎勇赶紧安排一下!争取在出版社铺货之前,把这批货发出去!”钟跃民叮嘱道。 “得咧!”钱胖子高兴道:“您放心,这事儿在我身上了!” “你要住这儿不安全,要不要去别处躲躲?”钟跃民道。 “去哪儿啊?荣子、二毛他们家不方便!”钱胖子道。 钟跃民挠挠头,“我爸现在经常回家,你去我家也不合适。奎勇家呢?” “他正在搬家呢!”钱胖子道,“再说他们家一大家子人,去他家也不合适。” “搬家?”钟跃民疑惑道,“怎么回事儿?” “这事儿说来挺好玩的!”钱胖子笑道:“奎勇前些天碰见一户人家跟隔壁犯冲,三天两头吵架,想换房子。他们家跟隔壁是两房劈成了两户,共用厨房卫生间,不怎么好换! 就找上了奎勇了,奎勇倒是知道另外一户人家,家里趁了两套房,但是在两个区,隔得远,就想换成一套房,方便照顾老家儿,最好带个能晒太阳的小院儿。 这么着,奎勇就把他们家房子给换出去了,吵架的两家隔得远远的,想要院儿的就住到奎勇家去了,奎勇就搬到两房去了。” “嘿哟,奎勇他们家还真就住上楼房了!”钟跃民也乐了。 “奎勇他们家那么个小破院儿还能换楼房,这找谁说理去?”钱胖子道。 钟跃民道:“奎勇今天搬家?” “对,唐哥、荣子、大勇他们都去帮忙了。” “走,咱们也去看看。”钟跃民高兴地拉着钱胖子道。 钱胖子被拉得一个趔趄,“还没穿裤子呢!你别急啊!” ······ 等钟跃民带着钱胖子到李奎勇家里的时候,他们正在搬东西。 “跃民,你怎么来了?”正忙乎着的李奎勇看见钟跃民,连忙迎上来。 “你丫搬家怎么没有通知我啊?” 李奎勇搓着双手,“你是正经上班的人,叫你不合适,有他们几个足够了!” “该通知就得通知,我要真没空,我也不会跟你客气!”钟跃民望了望院子里面:“东西都搬完了吗?” “差不多了!”李奎勇道:“不搬家不知道,我家这几间破屋里面有这么多东西!可把哥几个累坏了!” “有什么要帮忙的,你直说,我这还带了个壮劳力来了。”钟跃民指着钱胖子道。 “差不离了,要不是胡同太窄,卡车开不进来,我们早就搬完了!”李奎勇回头望了一眼他老娘,“妈,你就别琢磨那个水缸了!楼忙里每家都有自来水,用不着水缸!” “破家值万贯!”老太太教训道:“你这个不要,那个要丢,回头不都要买新的?!” 李奎勇扶着额头,头疼不已,显然跟老太太已经无数次沟通过这个问题了。 “大妈,这水缸太大了,楼房楼梯道窄,搬不上去!”钟跃民上去劝道:“别咱们大老远的搬过去,最后上不了楼,不是白费功夫吗?” “楼房楼梯真这么窄?”老太太问道。 “真窄,也就比我这腰宽一点儿。”钱胖子冲着自己腰围比划着。 老太太看看缸再看看钱胖子的腰,“嗯,那是窄了。真要上不去,让你们白费了力气,确实不合适。那,那就不要了。” “哎!”李奎勇连忙上前扶着老太太,“妈,您先上车,歇着,我保证给您收拾得妥妥的!” 老太太似乎也觉得自己帮不上什么忙,“那行,可你千万不许再丢东西!” “您放心,一件儿都不给您丢了!”李奎勇连忙保证,老太太这才在二妹的搀扶下去了卡车上。 “我的妈!”李奎勇擦擦头上的汗水,“这老太太越来越认死理,有些事儿实在没法儿跟她讲道理。” “老太太能跟你讲死理,你就偷着乐吧!”钟跃民道,“搁前几年,躺床上人事不知,现在可强多了!” “是是是,我该知足!”李奎勇笑道,“跃民,我真得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不能这么早回城,现在还混上了楼房!” “那你确实要谢谢跃民,要是靠你们厂分房子,估计你退休了都没戏!”钱胖子道。 “根本没戏,我们厂的正式工,有的都等了十多年了,我这临时工更加没门儿了!”李奎勇道,“要不是跃民让我当这个房虫儿,我根本没机会混上楼房,还是独立两房一厅一厨一卫!我他妈晚上做梦都能乐醒了!” “哈哈······”大家伙儿都笑出声来。 “奎勇,东西都装好了,咱们出发吧?”安排装车的唐铭喊道。 “唉,这就来!” 李奎勇最后打量了一眼住了二十多年的大杂院儿,拿上父亲的相框,锁上门,转身离去。 街坊邻居知道他们要搬家,都围在卡车边上,给他们送行。 有不少和老太太相交多年的老姐妹都隔着车窗拉着她的手,流着眼泪拉话儿,老太太也泪流不止,倾诉着万般不舍。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钟跃民站在钟山岳背后,念着钟山岳大笔挥就的诗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