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节 荫监凭引 (第2/2页)
了,是那些收到礼物的兄弟姐妹们过来感谢自己了,收到礼,自然应该道谢,这是礼节。 白名鹤看了看插了旁边的香,两柱香时间就要到了。 “收卷吧!”白名鹤一开口,从白名鹭以下,所有的弟妹都站了起来,站在自己桌子一旁。然后由白名鹭收起了每个人的考卷,恭敬的放在白名鹤面前的桌上。 这时候,由长房长子白名岐带队,白名鹤的堂兄弟依次进了正堂。其余的象堂姐妹们,比白名鹤大的堂姐,全部都嫁人了。她们那份有,也是她们的夫君过来感谢。年龄小一些的,堂妹们,则去孙苑君那里就好了。 白名鹤起身一礼:“大哥!” “名鹤不急着招呼我们,先继续考校他们吧。” “已经考完了。”白名鹤回了一句,然后对自己这些三房的弟妹们说道:“去你们嫂嫂那里,领我给你们带回来的礼物吧。名鹭等一下。” 白名鹤叫白名鹭停下,清荷在旁边拿起一只包的很紧的包袱。一层层打开后,还有油纸包着,再然后一层普通的木盒,再一个锦盒。 “名鹭,你要用心求学。” 白名鹭双手恭敬的接下。却没有急着打开,他不急,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些堂兄弟之中好奇心重的不少。 果真,看白名鹭要把盒子收起来的时候,就有堂兄弟开口了:“名鹭哥,打开看看是什么礼物。这么漂亮的盒子,说不定是非常贵重的物品呢!” 白名鹭早已经得到过白名鹤的指点,带着几份犹豫说道:“我还是自己回屋看吧。” “别小气嘛,让我们也开开眼。”众人都有些相信,白名鹤肯定给自己的亲弟弟一份非常贵重的礼物了。
白名鹭一副极无奈的样子,缓缓的打开了铁盒。 盒中就一张纸! 大明这个时候,还没有银票呢。白名鹤也不可能给自己弟弟一张宝钞,所以一张纸更是让许多人更加的好奇。 几个年龄大些的靠近,看清之后,连声的惊呼。 一份没有名字的空白荫监凭引! 根据大明太祖训,大明朝有三种人可以作官。第一种是科举,在明初之时,举人以上就可以作官,因为明初大明的人才实在太少了。到了明中后期,才变成只有进士才可以作官,当然这仅限于文官,武官依然是世袭与军功为主的。 另一种可以作官的,叫吏员作官。用现代一些的话说,就是以工代干。考满之后,吏就有成为官的机会。吏为官,一般很难作到大官的。 最后一种,就是监生为官。在明初的时候,国子监优秀的学生,绝对不比考上进士作的官低,而且未来的成就也不会低于考上进士的人。可也有许多监生也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参加科举,更多的却是在完成了国子监的学习之后,直接进入仕途的。 每个县,根据县的大小,每年才有一至三个名额进入初选。然后到了州府,再进行挑选,所以国子监每年入学的人数相比起科举来说,是少于科举的。而且在明中后期,只因为捐监的出现,国子监才真正成为三流文臣的温床。 白名鹭手中那张纸,就是一张荫监。在大明初,举监最容易,因为原本身为举人,会试失利进入国子监,本身就是代表有实力的人。贡监,也是各州府挑出来的优秀人才,但数量比举监少些。最少的就是荫监,这是皇家的恩典,只给三品以上大员的优秀子侄。以及有很大功勋官员的子侄。 “谢过兄长!”白名鹭这谢礼的态度,就象是自己的哥哥给了自己一件衣服一样。 白名鹭原本就是一个淡薄名利的人,而且也不是那种喜欢激动的。这他这样的反应,在其他白家人眼中,才是正常的反应。 可就在这时,清荷却猛不丁的说了一句:“少爷,说不定二少爷还能考个状元呢!” “状元又不当饭吃,顺利的当官才是正途。”白名鹤顶了清荷一句。 白名鹭只是抱着锦盒憋了半天,来了一句:“我有信心,乡试前三。” “前三个有屁用,还不是要当官。你老实去国子监,我给你都打点好了,读几年保你一个中书舍人,然后开始熬资历,三十岁混到正五品,进翰林院之后,你的官路才算真正的开始,有和我废话这功夫,不如去读会书!” 白名鹤一脸的不高兴。可在其他的白家兄弟心中,却是高兴的,他看似乎感觉到白名鹭不喜欢这种被安排好的人生路线,年轻人的傲气真是傻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