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隐_第九章 花样作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花样作战 (第1/2页)

    清晨大军开拔,十万大军披挂整齐显得威武雄壮,不觉间让人豪气顿生。

    孟依昶换上了盔甲,显得雄姿英发,比起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都不差分毫。只是手里依旧提着那根破棍子,这破棍子他就像是宝贝一样从来不肯丢掉。

    郭威笑着道:"孟将军为何一直提着这根破棍子?这根棍子难道有什么玄机吗?"

    孟依昶大笑道:"提着这根棍子方便教训手下人,谁要是敢不听我的话,我就打他的屁股,哈哈……"复又抱拳道:"郭将军,末将这就告辞了,您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郭威大笑道:"好,本将军恭候你的捷报。"

    于是孟依昶便率领他的五千精兵浩浩荡荡的前往长安,孟依昶催马驰骋在平原上,狂风吹得他的盔甲呼呼作响,他丝毫不以为意。他就是喜欢这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他就是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快感,他就是喜欢纵马疾驰的舒畅。

    士兵们见到孟依昶的骑术居然如此高超,不由得对他更是敬佩。

    郭威则率领大队人马进攻河中地区。

    按照这个决策,郭威率领大军*冲杀,以摧枯拉朽之势不到一个月便困住了河中城。

    于是飞鸽传书给孟依昶问他接下来是该继续围困河中城,还是应该强行攻城。孟依昶捎回信息说:"让士兵们挖掘战壕构建栅栏,继续围困就行。强行攻城虽然能够快速致胜,但是伤亡太大。围困的时间久了,城中粮草必然供应不上,必然会出城投降。

    郭威按照孟依昶的决策,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略,在城池四周构筑起防御工事,防止城中士兵逃跑。

    李守贞凭借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的特点,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随着被围困的时间久了粮草匮乏,便开始着急了,军中上下已是一片sao动。无奈之下,便企图带兵冲出城去,想要赶去和凤翔军联合。此举正中郭威下怀,郭威率领大军与之大战一场,李守贞败退回城不敢再战。

    李守贞思虑之后,便写信向后蜀求救。挑选了水性最好的士兵从河道潜水出去,向后蜀搬救兵去了。后蜀长年安守地盘很少与外界作战,就像是一个老实人一样,你不来打我我就不去搭理你,你要是敢来打我,我就要和你拼命。但是接到求救信之后,这个老实人开始不老实了,开始想坏主意了。认为这是一个挺进中原的大好时机,当即发兵五万前往汉中,想要先与凤翔军联合,然后与河中军一起两面夹击郭威。

    郭威收到信息之后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一面派大将赵晖率领两万人马前去抵抗蜀军,一面飞鸽传书给孟依昶问他该怎么办。孟依昶捎回信息说:"让赵晖不要去抵抗蜀军,改为冒充蜀军,让凤翔军打开城门就好。"郭威觉得此计甚妙便照做了,结果大败凤翔军,王景崇也败退回城不敢出战。

    孟依昶率领着他的五千精兵,兵锋直指赵思绾。沿途遇到竹林,便下令士兵砍伐竹子制造良弓羽箭。打造了数千张良弓,数万支羽箭。

    孟依昶带领五千兵马来到长安城下,命令士兵叫阵。

    赵思绾听到有人叫阵,便大跨步来到城墙上,居高临下,以一种睥睨天下的高傲姿态俯视着城墙下前来叫阵的士兵,不由得嘲笑道:"区区几千虾兵蟹将也敢前来叫阵,等下全部抓来吃掉,哈哈......"

    当他看到对方一个身着将服的人,手里居然提着一根破棍子,脸上的嘲讽意味更浓。大笑道:"无知小子,原来是个穷要饭的,提着一根破棍子也敢上战场?简直是不知死活!等下就用你这根破棍子生火炖了你自己的rou,哈哈......"

    孟依昶大笑道:"这根棍子还留着打狗呢,等下就用这根棍子敲掉你的狗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咬人。"

    赵思绾冷笑道:"给我打开城门,活捉这个口出狂言的小子。"

    孟依昶立即下令布箭阵,于是外围的士兵架上盾牌,弓箭手藏于盾牌内。几轮箭雨之后,孟依昶便下令撤退,于是外围的士兵立即丢下盾牌跟着大部队一起撤退。

    赵思绾一看对方想要逃跑便立即下令追击,孟依昶手下的士兵全都是轻装简行,赵思绾带人追了一会便给跟丢了,不由气的哇哇怪叫:"这是打得哪门子仗?还没开打就跑光了。"

    七日之后,孟依昶便又带领他的五千兵马前来叫阵。

    赵思绾命令士兵用盾牌掩护,然后藏弓箭手于盾牌内。

    孟依昶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小绾绾,你可真够笨的,别人上次用过的法子,你都敢继续拿来用。"

    赵思绾听闻他喊自己小绾绾,鼻子都气歪了,刚想下令放箭,孟依昶已经排好阵势。依旧是外围用盾牌掩护,不同的是内围的士兵不再是弓箭手,而是推来上百辆投石器和数十车巨石。

    孟依昶下令道:"放石头打狗。"石头上事先全都浇上了火油,于是上百颗巨石携着火焰犹如太阳坠落凡尘一般向远处飞掠而去,远处不时传来赵思绾军队的惨叫声。

    孟依昶又是立即下令撤退,于是外围的盾牌手丢下盾牌整齐撤退。由于投石器上也事先浇上了火油,撤退的时候将投石器全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