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赤膊跣足,愤而离家 (第1/2页)
石碾村,景乐经常听父亲说起,但一次也没有去过。景乐小时候父亲曾想带他过去,母亲坚决不同意。 说起来有些无语,那里有一户人家,姓蔚,也勉强算是亲戚,之所以勉强,是因为那是父亲不知什么机缘认下的干亲,一直以来只有父亲知道,母亲一次也没有去过。 不是母亲不通人情,而是家里的情况实再太窘迫,上门的时候总不能每次都空着手吧?与其尴尬,不如不去,想法子过好自家的光景。穷则独善其身,母亲小学都没毕业,但做法也暗合这一点。 祖父和父亲的矛盾,也许和这件事情也有关系,家中没有一个人赞同这事,只有父亲像魔怔了一样,时时乐此不疲。母亲每次提起,都说那里是父亲的亲爹妈。 “不管他,rou咱们吃,看他亲爹妈能给他吃什么好东西。”母亲没好气地说道。 景乐又摸出五百块钱递给母亲,母亲问道:“你外婆怎么给这么多?” 景乐说:“我也不知道。对了,大舅回来了,大舅妈也回来了。” “哦。”母亲没有多想,将钱收了起来,可能是以为大舅回来给了外婆钱。如果日子能过得去,母亲也不想总拿外婆的钱,会让外婆受埋怨的。 母亲突然又自言自语地说道:“总拿你外婆钱也不好,等咱们宽裕了,把钱都还了吧。” 景乐说道:“妈,这事以后交给我吧。”他害怕母亲找外婆说这事,那就穿帮了。 母亲看了景乐一眼,说道:“那你得好好上学,考上大学以后学好本事,将来找个好工作。”在母亲的眼里,景乐一直乖巧懂事,学习也非常用功,可以说是她最大的安慰。 “放心吧妈,肯定没问题。”景乐拍拍胸脯说道。 “等你考上了再说吧。”母亲笑着说道。 回家后,母亲先是将大rou炖成了臊子存放起来,又将兔rou热了热,最后给祖父和祖母分了点。 虽然关系糟糕到了极点,但母亲心地善良,做不到自己吃rou让老两口闻着、看着。 祖父心肠硬,但并不懒惰,今天父亲不在,景乐又回来晚,祖父便将牛拉出去放饱了才回来,所以今天没有上周那样铡草的活。 再次吃过晚饭后,景乐便开始复习功课,母亲则洗起了衣服。 天黑了半小时之后,本来以为不会回来的父亲却回来了。见景乐在桌子前复习,便说道:“去给我倒点水喝,再打盆洗脚水来。” 母亲不满地说道:“孩子正在看书呢,你不能自己去?” “使唤都使唤不动,我供他上学做什么?当爷伺候吗?”父亲马上开始爆发了。 景乐不声不响地一一照做了,谁知爆发了无名火的父亲仍然不罢休,又将火撒到了景乐身上:“你说你有本事就别上学了,别人都是不想上学,你倒好,让你退学你还不退,你给家里出过多少力?犁过几次地?给地里打过几次药?上过几次肥? 你看人家谁谁谁,每天犁地、赶车、拉粪,什么活干不了?你能弄了什么?就会上学!我不种地早把你饿死了,不跳水早把你渴死了!” 景乐心里一阵无语,父亲说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和他同龄,没上学初中便缀学了,不是供不起,而是自己不想上了。如果景乐真的也成了这样,那父亲就该拿上高中和大学的村里孩子说事了。 他现在连顶嘴都懒得做,静静地看着父亲一边骂街似的连骂带跳。 最后等父亲消停了,景乐静静地说出一句话:“从现在起,我上学不要你一分钱。” “还敢顶嘴?你说什么?你不想上学了?好,那你回家干活!”父亲先是大怒。虽然已经很怒了;接着又不可置信地问道,最后做了决定。 “我没说不上学,只是说不要你供了。”景乐依然慢悠悠地说道。前世他上大学的钱是向亲戚们借来的,后来毕业了,在开始的一两年中,靠微薄的工资除了养活自己外,大部分还了债,还有一部分贴补了家里。 就这样,父亲还经常讥讽景乐没本事,赚不来钱,看村里一个比他大五岁的孩子,同一个学校出来的,在姑苏城都买房子了,却压根不知道,大环境已经变了。 “没那么便宜,不要我供了,我以前供你上学还花了不少钱呢。想自己上学,先把以前花我的钱还回来!”父亲听他这么一说,又是勃然大怒。 “你把拿我娘家的钱也还回来!还有,以前供孩子上学的钱也有我一半,我不向孩子要,别把我那份算进去!”母亲这时无比的护犊子。 听母亲这么一说,父亲顿时有些底气不足,每次欠外婆的钱都不多,但长年累月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起码得上千,真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家里一下子就空了一半。 “你供我上了几年学?”景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道。 “两年幼儿园,六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