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九章 兄弟 (第1/2页)
秦臣第三卷乱长安第一四九章兄弟皇极殿,天下轴心,百官朝会之地。 朝会多是白日举行,午夜时分仍然亮灯,对皇极殿来说还是头一遭。 皇极殿里最高处的那把椅子上,大秦皇帝正襟危坐,就像平时上朝时那样。 殿内仅有文武官员少许,宦官宫女少许,士兵少许。他们是皇帝最后的守护者,他们的绝大多数同行,都在皇帝移驾皇极殿的过程中偷偷溜走了。 大难临头,方知易写是精忠。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包括皇帝,他们都在等待着频频传来的战报。 “禀陛下,云龙门告破,御林军统领阵亡。” “禀陛下,朱雀门告破,叛军攻入御花园,龙公公正率诸监司太监前往御花园阻截叛军。” “禀陛下,诸监司太监悉数战死,叛军已占据乾圣宫。” “禀陛下,赵大人潜出宫已有半个时辰,尚未有消息传回。” “禀陛下,御林军全线败退,叛军正向皇极殿逼近!” 皇帝听着一封封不利的战报,表情无悲无喜。 殿内侍立的金甲巨汉怒吼道:“末将愿领带械班直敢战之士,严守皇极殿,誓死护驾!” 皇帝深深看了他一眼,淡然道:“准。” 带械班直统领带着残存的带械班直出殿布防去了,殿内再次恢复了沉寂。 不久后,皇极殿外传来激烈的厮杀声。留存众人,无不胆战心惊,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待到厮杀声渐止时,便听得带械班直统领那悲怆的高呼声:“末将无能,今日为陛下尽忠了!” 殿外厮杀声戛然而止,陷入了短暂的诡异安静,宛如殿内。 皇帝静静注视着殿门,他知道,他那两个不成器的堂弟,此刻正站在殿外,或许脸上还带着胜利的喜悦。 “传旨,宣苻法、苻坚入皇极殿觐见。” 皇帝不紧不缓地颁布了新的命令,和平时一样随意,仿佛两位王爵不曾反叛过。 留存不多的宦官们面面相觑,不知该由谁去给殿外那两个反贼传旨。 终于还是有个胆子较大的宦官咬紧了牙,朝殿门处踟蹰而去。 宦官来到殿门处,隔门唤道:“陛下有旨,宣清河王、东海王觐见。” 殿外传回略显沙哑的声音:“臣弟这就入殿觐见,还请皇兄先屏退左右。” 皇帝叹道:“都退下吧。” “陛下,这?” “陛下,不可啊!” “陛下,莫要中了两个逆贼的毒计。” “臣等愿随陛下共死!” 皇帝提高了音调,道:“朕让你们退下。” 皇极殿大门开了,里面终于看到了外面,外面也终于看到了里面。 皇极殿外尽是血色,数不清的尸体,有带械班直,有御林军,有太监宫女,也有叛军。 不久前慷慨请缨的带械班直统领,此刻正跪在皇极殿外,仰头朝天。脖颈处横着他自己的剑——他自刎了。 大概是起事仓促,两位反王竟也未佩甲胄,而是穿着礼服而来。两件暗金色的四爪蟒袍,在火把与月光的映衬下,显得狰狞无比,似要与皇极殿里那件龙袍争辉。 反王的身后跟着大量叛军,这些人脸上都有着掩不住的喜色。今日之前,他们多是家丁,区区奴仆下人;今日之后,他们中不知有多少人将会飞黄腾达一步登天。造反本就是这样的事情,和难以承受的成本相对应的,正是事成后难以想象的收获。 在两位反王和无数叛军的注视下,皇帝最后的守护者们依次离殿而去,他们经过两位反王时,都会狠狠地啐上一口。 清河王淡漠地望着这群人,如同望一群蝼蚁。或许此刻他们还是红极一时的天子近臣,不久之后,他们便都将成为废人。运气好的或者还能被禁锢贬谪终生,运气不好的多半就直接拖去菜市口杀头了。 东海王的表现要人性化许多,他对经过他的皇帝的守护者们,都回以了谦卑的微笑。哪怕收获的只有诅咒与谩骂,他充分做到了唾面自干。 待到这些人全部离去,皇极殿内只剩下皇帝孤独的身影时,清河王与东海王相视一眼,这才并肩踏入殿内。 “臣弟苻法,叩见皇兄。” “臣弟苻坚,叩见皇兄。” 两位反王亦步亦趋,三叩九拜,完成了一套非常标准的参拜大礼。 这套大礼仪,往往只用在祭祀天地时,他们造反之前都很少用到,那时见了皇帝,也只是轻轻一拜罢了。今日他们成了反贼,礼仪标准反倒比以往更为严苛,也不知是怀着什么想法。 皇帝将唯一的丹凤眼隐藏在旒冕之下,用嘲弄的眼神看着两位不成器的堂弟表演。 “阿法,阿坚,两位皇弟深夜觐见,所谓何事啊?” 皇帝明知故问,他很好奇这两人会怎样回答。 东海王脸色微红,微微低头,不敢直视皇帝:“皇兄这些年杀了太多人,臣弟伐姚襄归来,时刻担忧屠刀加身,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清河王叹道:“事已至此,皇兄何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