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六章 暗流 (第2/2页)
商人,有游侠,看似并无瓜葛,进城之后去向也不尽相同。 这一幕在京城很是正常,京城每日都是往来熙熙,本就人来人往。就算今天飘着些许细雨,也并不影响如潮的人流。就连最高明的青蝇司执事,也未看出半分不妥。 无人注意到,其中有一部分人,在经过七拐八绕后,都悄然汇入了一间院子。 “此次右护法诏我等进京,必有大事!” “没错,京师险地,不宜轻涉。以往我们复赵会可从未有过如此众多分舵全部同时进京的先例,就连襄国总舵的人,也来了大半。一定是有要事!” “莫非是要准备起事了么?” “具体如何,倒是不知,我等且在此住下,等待右护法命令便是。” ...... 相较于其余三门,西门最是冷清。毕竟京师西方,便已近陇西,陇西再往西,那便该是西凉了。这一带本就不是人口稠密之地,进城之人自然也相对较少,只有零星行人,偶尔通过。 有书生斜摇折扇,翩然步入,未引起半点波澜。 又有一黄杉少女,在书生之后入城,望着书生的身影,紧随而去。 一个戍卒对同伴道:“一看便是对眷侣。” 同伴不住颔首,深以为然。 “没想到堂堂西海龙王,也会插手此事,爨轻衣见过龙王。” 不知走了多久,书生猛然听见身后传来的清脆嗓音,不由收了折扇,缓缓回身。 “原来是爨家小姐,此乃我秦朝内务,你们爨氏是晋臣,如何也来了?” 黄杉少女嘻嘻笑道:“龙王来得,本姑娘便来不得么?本姑娘既来,自然也是收到了英雄帖的。” 书生表情阴晴不定,冷然道:“自家的事儿,关上门来闹,如何也不为过。但若唤来外人,便又不同。若早知道那位竟还勾结晋臣,我定不会进京赴约 黄杉少女微微笑道:“龙王此言差矣,我爨氏名为晋臣,实则割据南中,以武称雄。与其说是晋朝官吏,倒不如说是天底下最大的江湖门派。我辈江湖儿女有门户之别,却无国界之分,东海王既广邀江湖豪杰,自然少不了我们爨氏。” 黄杉少女眼珠儿一转,又道:“倒是龙王您,身为秦臣,却也参与此谋,以臣谋君,却是稀奇。”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书生瞳孔微缩,寒声道:“我乃西海龙王,统西海群盗,纵横江湖,何来秦臣一说!” 黄杉少女认真地看着书生,一字一顿道:“要说白兰慕容氏无法肃清西海群盗,我却是不信的,依我看,这不过是白兰慕容氏自编自导的一出戏。不过是想要达到养寇自重的效果罢了,我相信,西海从始至终都是姓慕容的。” “你想表示什么?”书生直勾勾地看着黄杉少女。 “白兰慕容氏深得秦朝圣眷,族中嫡系子弟,多有官身。却不知纵横西海的大盗,堂堂西海龙王,在大秦朝廷里面官居几品呢?”黄杉少女一边说,一边整理了一下被风吹拂后的衣角。 “太聪明的人,一般都活不长。”书生眼神冰冷,眸子里渐起杀意。 黄杉少女丝毫不惧,冷笑道:“且不说白兰慕容氏能否承受得住我们南中爨氏的怒火,我既敢孤身入秦赴约,便不是你能杀得了的!” 细雨飘落,书生与少女的鬓发都有些湿润。 “杀不杀得,姑且一试!” “那便让你死心!” ...... 伴随着朦胧细雨,闷热气息传遍了长安这方天地。 纵然有些许反常,也早被这一幕夏雨掩盖,不知是否有人能从中嗅出一丝别样的气息。 至少,裴盛秦对长安城的那些许反常是毫无察觉的。 此时此刻,他正反复打量着手中拜帖,思量许久以后,才缓缓说道:“回去转告东海王,裴某稍后便去赴宴。” “是。” 送帖的仆役应声,缓缓离去。 麻姑在旁,依然握着古符在研究,见裴盛秦答应,不由好奇问道:“东海王如今正被皇帝软禁,参与他的宴席,是否有些不妥当?” 裴盛秦叹道:“我也知道不妥当,可是东海王多次与我结交,甚是热情。如今相邀,我却也不好不去,这便是人情往来啊。” 麻姑提醒道:“若那东海王当真有什么不臣心思,你可万万不能与他为伍!” 裴盛秦瞅了她一样,撇嘴说道:“放心好了,我过去吃饭喝酒可以,其他事情一概不谈,便只当是寻常饮宴。若是东海王想拉拢我与他一起做违法乱纪之事,那他便找错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