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定_第229章 精神顽疾 研究宜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精神顽疾 研究宜早 (第2/2页)

试验呢!」

    与大伙儿告辞后,我在想是否与卫生医学部汪部长谈谈,在奎松市设立精神专科医院,因为这里的人,包括施琅、黄公爷等人,都曾遭逢大难,表面上与常人无异,实质上是否有病,很难说,但一发作起来就头大难治了。

    中医常用方剂里有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补血和营养血柔肝;薄荷芳香开窍;茯苓,白朮健脾益气;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煨姜强化血行。若加牡丹皮、栀子而成又称加味逍遥散或称皮栀逍遥散,牡丹皮、栀子都是清热凉血药,有热象时宜用加味逍遥散。

    但是不管是逍遥散或是加味逍遥散,其效果都不明显,显然还未找到对症下药的好方子,现在开始作研究不正是时候吗!

    五位佳人看我送走众人后却站在那里发呆,也不吵我,只是关心地看着我,我回头一看歉然的说道:「抱歉呀!我突然想起这里有许多位伯父,都曾遭受过大难,是否应成立中华医学院奎松分院,做为精神专科医院,开始进行早期之预防性研究。

    有些精神上的疾病都会潜伏一段时间,它潜藏在意识的深层里,平时看不出来,但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及特殊的环境诱导下会突然发作,一发作就很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有时会不分亲疏地攻击旁人,有时还会自残。

    都是难治又头痛的疾病,职业军人得此病的比率较高,若在战场上发作,后果就不堪设想,中医已有逍遥散及加味逍遥散方剂,但是效果都不显著,显然是还未找到对症下药的方子,因此要及时进行早期之预防性研究。」

    我接着说道:「好了!下班了!我们回家了!不谈严肃的公事了,夫人们我们好久不见了,可有住处可以谈心?现在是我们一家六口团聚三天的好时光,明早开始要去畅游我们领地里最美的风景。

    包括仙范河、马里河、贝湖、巴石河、马尼拉湾近海及附近的主要河川,也要去拜见师父,玄苦师父可是跟父亲大人一样亲的长辈,当然还有空见师叔祖及七大佛寺的长老。

    他们都是修道有成,和蔼可亲的长辈,对我比俗人对自己子女还好,玄苦师父和空见师叔祖都是已经到了可以舍命相助的程度,看到妳们就像看到自己的俗家女儿、媳妇一样,妳们可不要瞎紧张呀!

    闲暇之余也要特别着重在巡视淡水及海水放养,开创养殖营养价值较高之鱼类、贝类、甲壳类及藻类等事业之可行性,以充实军民粮食之需求,让家家饭桌上的食材更多样化,并可以提升国民的体质。」

    周令慈、郑绵异口同声的说了,住处当然有了,这里整个三楼都是校长的别馆,我们每天都会来检查一回,就怕没弄好,施将军、方军长、郑部长(我父亲)发现好东西,就马上找人送过来。只是不知校长让不让我们进去?

    我说道:「首先,我的家就是妳们的家,而且主妇当家,没有主妇一致同意,除非紧急事故,其他人等不得进门。其次,家里没有校长、部长、行长,只有『亲爱的』或简单一点的说,『妳』、『你』和『我』,叫名字也可。」

    我说道,有住处最重要了,请令慈、绵儿带路吧,上楼之前我告诉五位卫士,往后三天是休假日,十月二日到马尼拉总督府报到即可,不想休假的人就跟上来,一起畅游、视察吕宋精华区水路的可开发状况。

    听罢,五位卫士即与中央银行守卫一起下楼,我与吴仪、吴芊、杨欣就跟着周令慈、郑绵上楼,楼梯是在正厅的正中央,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形制规格一致,都是优雅的对称弧形双楼梯设计,只是通往三楼的梯阶及扶手,均是使用最豪华的地毯,并用金箔饰边。

    到达三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豪华的大办公室,我请大家先随意坐坐或看看,因为我看到了一件稀世珍宝——《兰亭集序神龙摹本》,是唐朝冯承素摹本。存世的摹写《兰亭集序》墨迹以「神龙本」为最为著名。

    因卷首钤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得名「神龙本」,冯承素以双钩廓填法摹写王羲之原本真迹《兰亭集序》,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后纸有宋明20家的题跋、观款,有钤鉴藏印180余方。

    考证认为「神龙」半印非真,「冯承素摹」的说法也未必可信,但《神龙本》依然是众多摹本中质量最佳的精品之作。

    贞观十三年,太宗命皇宫中供奉之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临摹《乐毅论》、《兰亭集序》真迹,各拓数本,分赐皇太子李承干、诸王及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等亲贵信臣。

    而冯摹《兰亭序》卷则被认为是所有摹本中「最精妙者」。《兰亭集序》真迹被殉葬昭陵,《兰亭集序》摹本流传至今者以冯承素之「神龙本」最精妙。卷中有元代郭天锡四百五十余字之长跋,跋中有云:「……,书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毫铓转折,纤微备尽,……。」真乃画龙点睛之评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