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8章 王者之师 有征无战 (第2/2页)
《公羊传.庄公四年》云:「襄公将复仇乎纪……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春秋三传》对此事曾有争议,因为当时的风俗是家仇只论五世。《公羊传》认为国仇不受世代限制。 齐襄公灭纪,报九世之仇,对汉武帝影响极大。汉武帝曾说:「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遂效仿齐襄公此举,坚决北伐匈奴。因为汉高祖曾有「白登之围」被迫贡献金帛女子之耻;吕后也遭遇过匈奴致书之辱;文景两代也都不断遭受匈奴入侵,所以汉武帝决心复仇,解决边患。 至于如何做到可以对敌人仁慈,而不会使自己身陷险境,我相信由你我共同出手,有十足的把握,会后我们一起来演练,王栋、侯嘉亮、霍震、沈潜均已学过可以当助教。」 我再问有没有问题,居然就都没问题了,原来大家都是纠结在此呀!我说那很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会儿在甲板上练习。 休息片刻之后,所有人都到甲板,一共是四位大队长,八位中队长,侯堂、侯昆、霍标、沈潜、何清水等五位卫士,及我合计18人,其中王栋、侯嘉亮、霍震、沈潜等四人均已学过可以当助教,所是五人教13人。 我请王栋、侯嘉亮、霍震、沈潜等四人站到前面与我一起面对13位来学者,相对而言已属小班教学。我首先介绍手刀,手刀的常用部位是手掌小指一侧掌根附近rou厚部分。 挥击时放松接触目标瞬间绷紧,手掌不可蜷缩也不可太直,练到极致,手刀甚至可以砍断坚韧的公牛角。但是我们要砍的部位是颈动脉,像王栋、侯嘉亮、郑义、霍震等四位大队长只要三分力,其他的人只要四、五分力即可。 因为人的颈动脉长得比其他动物较为外层,这是人类的一个脆弱秘密,若是以手刀切颈动脉,斜砍颈部两侧也就是打颈动脉的地方,受攻击的时候动脉血液容易被阻断而昏迷,若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中风或致死。 现在大家先感受一下颈动脉的位置,就在耳垂最下的顶点垂直往下,脖子的那块区域就是,各位摸摸可以感受到脉动的地方就是了。等一下练习的时候只能接触一下,点到为止,因为它即使只受一点力都会感到不舒服。 此后在船上两天,大家都在早上勤练以手刀切颈动脉,下午则勤练刺枪术五招单兵作战及合搏作战术变化共72式,主要还是以合搏作战术为主,由于何清水尚未学过,因此由我及沈潜两人与他同一组慢慢教。 对于何清水内力相当精纯,只是似乎入门后并未勤练,我感到相当好奇,我就试着探着问他师承,原来他与延平郡王郑成功提督张万礼同为诏安长林寺住持空业师父的俗家弟子,永历九年(顺治十二年,1655年)八月,张万礼、黄廷奉命围困广东揭阳县。 企图趁晋王力定国围攻粤省之乱收取潮、汕、揭阳为领地,却一再被当时粤省巡抚现为我军悦远侯兼总参谋长吴六奇打败,后来黄廷因另有它事调回,我师兄提督张万礼自份久攻不下,损兵折将,在郑家严苛军法下必死无疑,要我趁乱逃走。 当晚我就只身去找上吴巡抚,请它留一条生路给我师兄,而我则任凭处置,悦远侯当时就要我当一名死间,我也慨然允诺。 结果清军镇将刘伯禄率领的数千马步兵佯败,我师兄乘机克复普宁、澄海等县,军威大振。 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三年,1657年)七月,郑成功下令北征。他派遣十五个镇的官兵,直入福州以东八十里闽江出海处的省城门户闽安镇。张万礼奉命镇守闽安镇,总管水、陆两军的防守。 来年九月初八,张万礼率兵攻下地险兵多的浙江台州门户海门卫所城。郑成功传令回师后,万礼驻于漳浦、铜山、诏安等地。 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六年,1658年)四月,郑成功再次北征,直指南京。张万礼随同出征。永历十三年(顺治十七年,1659年)七月廿三日辰时,一场大规模的攻坚恶战在南京城外展开。由于郑成功误中清军的缓兵之计,延误战机,所以在这场攻坚战中,郑军寡不敌众,张万礼亦战死沙场。 我因为师父、师兄均已不在,无人可问,因此遇到难题不敢盲修瞎练,都在一再地重复过去所练过的内容,因此进展有限,让王上失望了。我说道:「你这种练法也不叫错,如此厚积薄发,将来有疑问可以问我,进境必然是一日千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