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三十五、任重道远 (第2/2页)
查下有没有矿产。”古远征不由开心的说。 “好了,我不和你多说了,船来了,我也要走了。记得帮我和冯师长说声再见。”王华发现时间不早了,忙告辞。 “冯师长不再这里了,他去北边了。”古远征回答。 “刚刚护送奥希金斯的没有他!”王华奇怪的问。 “没错。不过他不放心,另外带人跟随在后面,而且,他也得去看看北面的地形,在那里设立哨所比较好。” 看来每个人都很忙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想到这里,王华不由一笑。是啊,他也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解决,比如回家面对家人,面对韩小月。 “船来了,我就不送你了。一路平安!”古远征拱手说。 “谢谢。也祝你旗开得胜,马到功成。”王华回礼以后,马上大踏步登上了货船,货船上,祖维正等着他。 现在是1816年12月30日,等王华赶到青海市的时候,已经是1817年1月2日,错过了每年一次的春节。不过,错过了就错过了,正好让他和祖维两人在船上能够秉烛夜谈,畅所欲言。 祖维现在越来越像华人了,习惯、讲话方式、处事原则,所以,他对于天神教未来的发展重点,也提出了个人问题。 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天神教的神秘感会减弱,那么以后怎么样才能让大家信服? 其实,这个一点不是问题,在后世,那怕是科技如此发达,大家明知道宗教是虚无的,可是还有阿么多人深信不疑,主要是因为,大家需要信仰,而宗教刚好满足这点,所以,才会让那么多人都虔诚的对待。 王华给祖维提了几点意见,让他加强对各地的建设,凡事有城市的地方,天神庙必须第一时间跟上,让这种信仰能够无孔不入的进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时间一久,自然而然的,人们就会对天神教产生信仰,深信不疑。 王华到了青海市,就必须得步行了。 青海市距离西京市很近,所以他们才会选择走陆路,而且他们乘坐的货船还必须在火地岛那边停留下,更是浪费时间。 现在,随着南国公开亮相,各个城市都浮出了水面,所以各地的来往也频繁起来,特别是南国到中国太平洋路线,南国到布拉瓦岛大西洋路线,火地岛到南美大陆路线,现在又增加了南美大陆到蒙特港路线。 青海市很漂亮,崭新的码头很宽敞,可以同时停留十艘船,上了码头有一条路直通市区,不过现在道路两旁也开始规划房子,将来码头一带会成为整个城市重要的一部分。 不过码头上的人不是很多,这个时候只有王华他们这艘货轮。码头旁边,两座高高的炮台闪烁着深严的光芒,严密保护着这一方水土。 上了岸,通过那条道路,来到了市区,整个城市才活跃起来,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不过城市规模和以前一样,没有多大的变化,主要是这里的人口没有增加多少,导致很多事情根本没人做。 他们在城市中心选了一辆马车,这个时候,马车和轮船都是免费的,就是需要安排。王华当然可以选择自行车,但是骑自行车太累,他们坐船也得不到好好休息,而祖维也不会骑。 坐在马车上,虽然道路平坦,但是总是颠簸不平,王华越发想念起汽车来,就算没有汽车,那火车也得先开发出来。可是,现在科技人才有了,产业工人奇缺,就算他们能够研发出来,都没有人造,更没人铺铁轨。 所以,现在的人口又到了一个瓶颈,王华感觉压力好大,他们的好日子还任重道远,还需要花费很多功夫。 王华的惆怅没有多长时间,他们就进入了湖间县,到了晚饭时间,正好在湖间县休息一个晚上,明天赶到西京市。 随着越发靠近家乡,王华感到自己心中的焦虑率感觉更强烈,他不知道见到家人的时候,该说什么,特别是韩小月,他应该怎么说呢?怎么说白菁菁的事情。 或许什么都不说,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但是,他心里惦记的白菁菁又在何处呢? 或许,正如白菁菁所说的,不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