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七十六、南美三强联盟 (第2/2页)
失了前面良好的机会。 而因为战争而发生动乱的国家更是悲催,百姓的生活一直在水生火热之中,代表就是乌克兰、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也门、阿富汗。 而最成功的证明就是中国了,那怕他们被打得千疮百孔,却是在保持国内统一的前提下,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那怕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也是忍气吞声,一直到自己有实力,才终于挺直腰杆。要不是美国非得聚集那些小弟要和中国拼得同归于尽的话,王华或许这个时候,还可以躺在家里,一家人团聚。 所以,如果有的选择的话,王华认为应该尽快结束战争,乘这个好机会,加快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才有资格教训别人。 王华还没有等来中央的决定,却是收到了前线的军报,智利突然发动了进攻,目标却不是陆地,而是海面上。海面上出现了十艘军舰,智利有英国支援的六艘,另外四艘哪里来,最大可能是美国人的。 王华现在掌握的共有十四艘军舰,只不过四艘卖给智利的军舰一直未能配上人员,所以能够使用的只有十艘。现在情况紧急,王华只能派出10艘军舰前去拦阻。 伊塔塔河的军舰一走,智利军队立即朝河流发起了冲锋,南国在这里建立了三座堡垒,并依托这些堡垒,在整条河流形成一道防线,原本有军舰压制,可以拦住或者延缓进攻方,让防守人员可以针对性的调动。现在,少了军舰压制,立即人手捉襟见肘起来。 王华这才知道,居然海军是调虎离山之计,重点的进攻还是在陆地上。但是现在没有办法了,只能下令抵抗到底。 谁知道,这个时候智利军方配备的武器居然也升级了,估计又是美国人支援的。还有,后方居然出现了大批的游击队,打了个南国的防线措手不及,这可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抵抗半天后,南国军队不得不收回三个堡垒,任由智利军队扬场进入。 大后方,南国的军队本来就不多,基本是凭靠奥希金斯留下来的军队帮忙管理,可是这个时候,那些军队居然屡屡反胖,就连王华目前在的康赛普西翁也出现了叛军,导致王华不得不狼狈逃到货船上,以为此时所有的军舰都正和敌人的军舰纠缠。 王华这个时候,明白事态紧急,不得不立即宣布撤退,退到特木科河一线建立第二道防线,而前方堡垒的的三个城市则派出没有动用的四艘军舰接应撤退,那怕没有熟练的海军人员,对付陆地上的那些军队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况且,智利军队过河后,居然无视那三个城市,直奔后方。 特木科河距离瓦尔迪维亚只有130公里,而距离康赛普西翁则有200公里,距离最前线却是有260公里,有足够的时间建立第二道防线,而且,之前,王华就有了部分准备,在特木科河建立几个小型站点,只要人口和物资一到,就可以立即成为新的堡垒。 南国的军队全员撤退中,王华同时也收到了其他方面的战报消息。 阿根廷也对南国发起了海战,全部的阿根廷军舰十二艘,加上巴西的军舰四艘,对南国现在的八艘军舰形成了全面的压制,南国的军舰不得不保持游斗态势应对。可惜还是给四艘军舰进入布兰卡港海域,和岸上的炮台展开了猛烈的对攻。 除了海面外,陆地上也发起了猛攻,目标同样是布兰卡港,而且军队的武器也同样先进起来,南国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曹元林收到了王华的汇报,知道王华的决定很正确,但是这里却是不能放弃的,因为后方就是南国的后方,一不退就得步步退,所以,那怕牺牲再巨大,也得顶住。 除了两方战场上的动静外,英国突然发动欧洲国家对南国发起了经济封锁,在英国强烈的威胁下,一直和南国交好的撒丁王国、奥地利和奥斯曼不得不暂停和南国的合作。 这个时候,不是傻瓜都知道美国和英国达成了某种合作,居然突然联合起来,对南国进行了压制。 王华听到了,自然也明白了,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没时间等候上头的安排了,毅然在安排好二道防线之后,独身带着那两艘半桶水的军舰就朝智利方向开去。 避开和智利交战的海域,王华偷偷靠近了瓦尔帕莱索,然后突兀地出现在码头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