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南归 (第1/2页)
对于镇远将军,为什么会找蓝家的麻烦。 只要略作思考,就能想通。 因为岳飞调任汴梁路,襄阳一线的防守,就空出一个主要位子。 镇远将军是奉皇命来接手岳飞留在襄阳城的摊子的。 可为了不让这位镇远将军,变成第二个岳飞,赵逸却没有给他很高的官位。 一个从四品的镇远将军,就叫他督管襄阳一线。 可在襄阳城内。 他这个镇远将军,不说比从三品的襄阳太守低,就连郭靖这个襄阳镇守,实际上也是从四品。 他俩平级。 虽然一个是实权一个是虚职。 可从品级上来讲,镇远将军还真指挥不动郭靖..... 讲道理,岳飞在襄阳的时候,之所以能够说一不二,那是因为人家本身就挂有正经职位和应有的权力。 正经八百的正三品将军位,督促长江防线一切军务! 为的是能统御、压住长江防线的守军。 可换成了黄镇远,你让他独自发动一次北伐试试? 根本就没人鸟他。 行不通! 官职不够大,皇帝又让他接手襄阳,这位镇远将军该怎么办? 只能以个人的权威来了做弥补。 个人权威怎么建立? 在古代,有一种非常‘主流’的做法。 压服本地世家! 获得世家支持! 中国古代,一座城的势力,不单单是皇权附属的官位,更重要的,是本地人的配合。 南宋时期是讲究地域、宗族、姓氏、血缘关系的。 而本地实力的巅峰,无疑就是以世家为首。 若是一个游官,没有得到本土势力的认同。 那除非他个人能力超神,身后也有着极大的背景。 如若不然,政令不出府衙,也就是官员的常态。 理所应当之事。 嗯。 这位镇远将军,当然不想当一个吉祥物。 随行军士有着八千精锐,这位镇远将军的野心可是很大的。 他想如同岳飞当初那般,成为下一个借助襄阳本地之力,成功统御长江防线的真正‘大将军’。 如何压服世家? 老规矩。 拉一边打一边。 一边萝卜一边大棒。 从襄阳本地的世家中,挑选出一家拉出来立威。 以世家被打压的凄惨程度,用以来凸显镇远将军的虎威。 而这位镇远将军,在经过一轮挑选后,就挑选到了蓝礼身上。 按常理来讲,这位镇远将军的选择是没错的。 襄阳蓝家。 一个在襄阳城内扎根不到二十年,和本地其余世家没有什么血缘的联系,又人丁稀薄到只有蓝礼一根独苗。 偏偏的,蓝家在襄阳城中的名声还不小。 家中有钱,手中无权。 只要压住蓝礼,都没亲人会帮他从中说和。 这样的一个世家,不正好是镇远将军用来立威的对象么? 蓝礼的武当背景,这位镇远将军自然是想到了。 可就像他说的。 在南宋,很多人是看不起道士的。 北宋汴梁城之所以会破,不就是道士祸国的原因? 就是和自身没有利害关系,如黄镇远这样的人,平日里都喜欢踩上道人一脚。 更别提有利益关系时了! 换句话来讲,这位黄镇远还特别希望张三丰能在‘恼羞成怒’之下,跑过来一巴掌拍死他.... 以自己的一条性命,让天下人看清武当的‘真面目’。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本身只是一个先天武将,在能活,也就能再活上个二十年。 用这剩下的二十年,换来一个名留青史的名头。 黄镇远觉得非常值得。 所以他就做了。 赢了,自己的襄阳布局有了个好开头。 输了,自己得了名扬天下的好名声。 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事情的起因。 只能说,南宋一些人的脑洞,和后世人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这群脑子有坑的混蛋,根本就不怕死! 只要能名留青史. 他们什么事儿都能做的出来..... ...... ...... 关于这位镇远将军惹出的一堆琐事。 被蓝礼当做了东方白的一片论文。 咳咳。 主要是他看着小白白每天宅在满月楼,就跟一条咸鱼一样,实在是有些看不过眼了。 总得给她找点事儿做吧? 你可是大名鼎鼎得东方教主啊! 整天跟条咸鱼似的,像什么话? 还别说。 有了蓝礼得一番话,小jiejie这几天来,倒是蛮有干劲的。 每天在满月楼里,吃东西的时候,都抱着一本史书。 用她的话来讲,她这是在“温故而知新”。 东方白被他一番莫名其妙得话,调动起了全部得热情。 回来后,蓝礼却是闲下来了。 因为镇远将军府那边的事儿,平日里来蓝家走动的人变少了许多。 大多数人都在观望情况。 就连岳云这货,眼下都忙着在镇远将军府办公,协同王文清处理襄阳城周边的军事调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