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狼烟起 (第1/2页)
多年后,此山猴群绝种,只留下满山石头,其上各有一洞?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还好。 这种情况,似乎不会发生。 主要是在得知了石头猴子的来历后,猴群内在当晚就进行了一场跨越生物链的异种恋情。 其中大多数都失败了。 捂着自己身上突出的位置,惨叫个不停。 当然,这其中也有成功者。 上万只猴子里,天生体魄强大的灵种有着不少。 它们成功的在石头上‘开’出来了个洞。 然后.... 这些‘强者’理所当然的,得到了更多母猴儿的簇拥。 嗯。 在成功者越来越多后,这种尝试,甚至成为了一种在猴群中证明自身基因强大的展示..... 好吧。 略过猴群之中发生的欢乐琐事。 画面自中州抽离,转移到南部州郡。 涛涛江水翻滚不停。 昨日响彻了半个夜晚的炮火声,到此时已然全部停歇。 余下的,只有顺流而下的一些尸骸。 鲜红的血液,被水下的鱼虾争抢。 时不时还能见到许多隐于水下的精怪,一口吞下漂浮的尸骨。 结局如何? 阳光普照之下。 长江南岸。 原本驻扎于此处的两座万人水寨,此时已然变得死寂。 刺鼻的血腥味,不时向外散发。 引来了诸多食腐动物。 天上飞的雄鹰、乌鸦。 地下钻出的蛇虫鼠蚁。 水中爬出的鳞甲巨鳄。 还有更多的猫科、犬科动物,正在向水寨周边聚集..... 这是一场饕餮盛宴! 两万人的水寨内,战死者超过三千。 余下的。 要么在之前蒙古人渡江时,就已然先被杀死。 又或者在水寨被破时,已然溃散而逃! 铁军? 笑话! 以时代论处,因十人亡一才崩溃的部队,就可称之为合格。 十人死二者,可称之为精锐。 伤亡三成才溃散者,才可称之为铁军! 而阵亡率再往上飙升,却依旧能坚持作战者? 那已然是可以名留青史的特殊存在....... 当然。 不是说这些人溃败了,就无法再次聚集作战。 若是有有力之人领头。 溃兵还是能再次集群投入战斗的...... 被近乎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五万蒙古人偷袭。 长江防线被攻破,显得理所当然。 这些蒙古人虽然不善水战,可架不住刚刚经历天灾的南宋军人,对他们毫无防备..... 书面情报里,驻扎于江对岸的蒙古人,应该只剩不到一万的数量。 就这些人,怎么可能会偷袭呢? 五万人! 还有马匹! 甚至还有预先准备好的渡江皮筏与木舟! 这些东西究竟是从何而来? 天上掉下来的么? 哪怕再临死之际,两座水寨的统军将领都没有想通这一点! 而现在。 许多背负长弓的骑兵,正以飞驰一般的速度向着襄阳方向进发。 偷袭! 奇袭! 以闪电一般的速度攻略城池。 骗开城门。 大肆掠夺后,一把火烧个干净。 速度快,且抢过既走。 这就是蒙古军队的作战风格! 勇武、愚蠢、奢靡,却又狡诈难缠。 相比起千年前他们的匈奴前辈,蒙古人似乎并无长进。 强悍的体魄,配上野蛮的作风。 莽荒战胜文明。 可这就是蒙古人的强大之处,不是么? “哦吼!” “哈哈哈哈!” “前方就是狡诈南人的城池!” “那里面储存了无数的宝藏!” “我们要攻陷他们的城池,抢走他们的一切!” “这些懦弱的南人是天狼神赐予我们的瑰宝!” “勇士们!干掉他们!” “胜利必将属于天可汗!” “胜利必将....” “哦吼!黄金的狼神,赐福于你的勇士们吧!” 蒙古人的嬉笑怒骂,回荡在两侧布满芦苇的官路上。 五万人渡江。 与炮火与利箭的覆盖下,渡江死伤近万。 又顶着猛烈的火力压制,攻破戒备森严的两座水寨。 如今能战的蒙古人,还余下三万四千人。 十死其三,依旧能战! 和汉地的战士相比较,这些游牧民族对生命的漠视,本就是开了挂一般!!! 一个时辰后,襄阳两座驻军二百人的前哨坞堡依次被破。 浓密的狼烟冲天而起。 襄阳城内,警钟长鸣! 一队队本再救灾的军士依次跃上城墙。 神色.....茫然? 谁能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 明明在救灾。 忽然就见到,狼烟燃起了? 还有前天,天上居然下了火雨,大地也在开裂。 这是怎么了? 世界末日要到了么? 士兵们大多士气不高。 哪怕被归属长官几次鼓舞,依旧想跑回家去重建自家的房子。 再不成。 也想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妻儿....... 可惜。 他们定然无法得偿所愿。 大批的弩箭被派发在每个人的手中。 一门又一门以柳木打造的木炮,依次被推上城头。 感谢岳飞这么多年的忙碌吧。 不论如何,这些守城士兵在经历了一次夺命的天灾后,至少还有着一座防护完善,又被武装到牙齿的巍峨城墙为依靠! 七丈高的城墙。 犬牙交错的突出露台。 可以引为衬托的大量城头堡垒,还有城下那数量更多的各种防御错事。 拒马、铁柳丁、护城河、地洞、陷马坑....... 材料坚固,做工扎实。 耗费人力物力无数,又是十多年如一日般的积累下来。 以故去皇帝赵逸的话来讲。 ‘若有朝一日,被外族攻至长江以南。 那孤的襄阳城。 就会成为一座比太原更为牢固的坚城! 哪怕敌人大军压境,哪怕被百万之众所围困,孤的襄阳,也有钉在敌后三年而不破的能力!!! 而只要孤还有一口气在。 就绝不会如前朝一般,放任襄阳成为敌人马蹄下的孤城.....’ 昔日的赵逸,可谓是对襄阳信心十足。 他曾在襄阳城下,打退了金人的进攻。 也相信,只要他存世一日,就绝不会接到襄阳被破的消息。 可现在。 蒙古人似乎是为了验证他说过的话一般,正以轻装简行的姿态,策马向这座雄城飞驰而来。 又一次检验襄阳城备的时候到了。 可他赵逸...... 不在了。 看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