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四月四日记梦 (第1/1页)
费劲。。打个四月四日,却出来个《七月七日晴》和“七月七日长生殿”。 (这篇里可能有不少用的不当的词,但也不打算改,就放飞一下自我吧) 那天阴差阳错的注册美图秀秀并发了动态。 然后就偶尔会收到某某likesyourREAL的推送(我手机是英文版系统,很多软件装的时候就自动是英文版)。 额。。装美图秀秀不是为了自拍,而是用来拼接图片(好像有一种越描越黑的感觉哈哈)。 今天才反应过来,好像有一个词叫real-timenews.实时新闻吗?或者实时转播什么的。 所以real有实时(动态)的意思吗。。 这里就想起一个事儿。就是很多很多单词都是一词多义的。而我们学到的可能只是很多义项里常用的几个。 就像那个电影名keepingmum(《保持缄默》)一样。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怎么如此无知,什么也不知道。 刚刚做了一个有史(生)以来最特别的梦。 梦里是关于一个大概有200人的家庭/家族聚会。几间屋子里满满的都是人。 但我几乎都不认识。 所以这个梦是关于什么呢。 聚会的时候我又在做什么呢。 我没有在写日记,也没怎么吃东西。 我想想。倒是有带了本子和铅笔,然后在那里涂啊涂的。 这个似乎是那种。。拓印之类的东西(可能用错了词,就是纸下面放东西,在纸上用铅笔涂,以得到纸下东西的轮廓)。 老式相册影集里有时会有那种薄如蝉翼的半透明纸张。 突然想到小学时候特别厚的那种图画本。 这是啥,反差萌吗。。 还想到复写纸,想到同时拿两支笔写字,想到那种。。叫什么来着。蜡纸? 还有啥。吸油纸。砂纸。。 又跑题了。继续说那个梦。 竟是一个蛮完整的梦境。 梦里天色渐晚(这个估计是从学校图书馆的怨念转换来的,就是图书馆自习室阴面阳面光线不均,等自动开灯的时候阴面已经暗了好久了),离席散场。 “夜来幽梦忽还乡。” 接下来的镜头突然切换到老家(怎么和拍电影似的,有一首歌好像叫Ifthiswasamovie)。 就是那种。。怎么说呢。大概是二十年前的小镇光景。 不知道自己为何总是梦到故乡。 也许因为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吧,骨子里就不太喜欢物质世界的飞速发展。 现实中,故乡早已不在(支柱产业是煤矿,挖了很多年,把居民区地底下也挖空了,居民区变成塌陷区,人都搬走了)。 各种回不去的。。遥远。 想到那句歌词,canwegobacktotheworldwehad. 我总是活在各种各样的感伤之中。 像一个生活在古代动乱时代的。。 文人。 (嗯。。想到一首。。。《幸亏没生在古代》,是从前在火车站对面肯德基过夜时听到的,是一首。。挺有趣的歌。) 可能会有人问,为啥不是:现代战乱国家。 。。现代? 现代有文人吗,我不知道。 可能我就是不喜欢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的人太现实了。 现实的话,就会失去很多东西。 而我喜欢超现实/非现实的存在. 想到《死亡诗社》里。。老师让学生把现实主义诗篇撕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如果你问我中国对我而言是什么。 比起“生我养我保护我”,我更想说,是给我“唐诗宋词元曲”等等精神家园的地方。 对我而言,如果没有后者,只是生存本身,那毫无意义。 可能人们会坚持“物质是精神的基础”吧。 怎么说呢。这个时候我突然就想到了俄罗斯和苏联,想到了琉球和日本。 好吧,再说一下具体的事例。毕竟很少有人读过我从前的文字。 琉球这个是从那首喜纳昌吉和他老婆的《花》的歌评里得知的。说这个人是琉球国三司官的后人,然后在日本吞并琉球后改姓“喜纳”。 说这首歌是琉球王国的民谣。 Tearsineyes,Idon‘tknowwhattosay. 然后是俄罗斯与苏联。说有个人在俄罗斯旅游,发现一个醉醺醺的人自己独占了整个长凳。 于是这个人打开手机播放了苏联国歌。那醉人突然醒来,嚎啕大哭。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吗。 如果是,富人岂不是精神特别丰富? 那,又何来为富不仁的说法。 以及: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 分割线。 婉约派豪放派哈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伍子胥一夜白头。。 人呢,总是不可避免的染上她/他所喜欢的事物的色彩。 那一抹忧伤,是我有生之年的挥之不去。 好像又跑题了。天马行空的。。(想到一首《我就是这样》) 啊,想起二十年前老姐说她要创建一个朦胧派(武侠小说看多了),暗号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老姐忘了这件事。直到我拿出她手写(写在过家家玩具的纸壳盖子后面)的暗号。 她终于承认(或者说,回想起),并把暗号要了回去(要不太恰当,还原一下那个场景的话,应该是“求”)。 后来她并没有创建什么朦胧派,而是自己写了武侠小说。 姐对我也是无奈的吧。 她估计会想说:你是我的,无能为力。 我不知道。悲观厌世、愤世嫉俗,这些词用来形容我,似乎都可以。 就是不喜欢,没办法。 我有的时候会想,如果李太白真的是水中捞月而死,那还挺浪漫的。 “牡丹花下死。” 镜中花,水中月。 继续说梦。梦里老家也并不是过去确实存在过的那个样子,而是比较古朴的那种(草房子?噗,这个就过分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有一家邻居。 我没有钥匙,于是拖着行李箱(箱子里有奶奶委托我保管的东西)在门外伫立。 这时候从邻居家走出来一个陌生人。我以为是行窃的(老家那一带偷盗比较猖獗,甚至有偷铁轨的),就把人家拦了下来。 是个误会。 邻居出来了,兴高采烈的和我聊了很久很久。就像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 想到一首歌,seeyouagain. 后来奶奶和一众亲戚也回来了。。 我想吧。那200人估计是我从亲戚结婚这个事情里模拟出来的。就是参加过婚礼,有很多亲戚朋友,但我除了自家的,谁都不认识。 梦到这里就结束了。 嗯,这篇也就写到这里吧。 额,还没说完。通读时发现一开始说这个梦最特别。为什么特别呢。因为我的梦里一般是没有语言交流的。一般都是无声的。 《Thesoundofsilence》. 当然,这个梦也是无声的,但却说了很多话。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无声,又是如何用语言交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