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出征 (第2/2页)
志不必急于增兵。水师西征,庞远烈必会出兵阻拦,万一他麾下十五万兵马将水师困住,辎重补给何来?若不能及时补给,令水师陷于险地,崔大人,您有几颗脑袋,能担下这等弥天大罪!” 此时三两位朝臣从出列跪道:“长公主所言极是,臣附议。” 宁仕长心中冷哼,回头扫视,他倒想看看,是哪几位有勇有谋的大人,在此时发声。 崔珏一头冷汗,道:“公主此言差矣,萧枢密文武双全,庞远烈远不是对手。” 长公主听到崔珏心虚之言,高声道:“萧枢密,请上前说话。” 萧承泽官拜从一品,在殿中站位已然靠前,然而他一直站在朝臣中,没有出列上奏。此前他一直看着满朝文武,心中五味杂陈,难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话,是儿戏不成?。 而现在听到长公主呼唤自己,他避无可避,上前跪道:“臣在。” 长公主道:“萧枢密对西征有何看法?” 萧承泽跪在地上许久,脸上也露出挣扎之色。他耳边响起吴龙士与他耳语的十个字,一时间正视长公主。 长公主见状,误会他不想为自己树敌,可洞庭水师关乎建康安危,她不得不争,于是急道:“萧枢密,请直言。” 萧承泽抬头环顾四周,最后深深望了一眼长公主,他心中的已有决断,道:“臣愿为陛下收复故土,虽九死而无悔。” 长公主错愕的望着眼前的这个男人,他不是应该站在自己的身后么? 宁仕长抓住机会,喜道:“萧枢密高义,请陛下降旨。” 殿中大半朝臣齐声道:“请陛下降旨。” 萧承泽跪地低头,没有人看得到他的表情。 长公主刹那间恍惚,她听不见太极殿内潮水般的呼声,只怔怔的望向他,她甚至想走上前去,捧起他的脸,将一切的一切,看得分明。 明帝老怀欣慰,毕竟自己的决定,是人心所向。 何嘉岭脸色苍白,他一狠心,朗声道:“请陛下三思,圣人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明帝怒拍龙椅喝道:“何嘉岭,你是什么东西?好大的胆子!起诏,废除何嘉岭枢密使一职,贬为庶民,新任人选由司马府核选后上奏昭阳殿,钦此。” 殿中百官听到此言,面面相觑,无人敢出一声,领诏的太监执笔之手抖得厉害,他目光斜斜瞟向宁仕长求救,后者深深低着头跪在殿中,犹如磐石。明帝见太监没有动笔,骂道:“你这阉人还不快给朕起诏!” 那太监壮着胆子道:“启奏陛下,何大人官职好像是,好像是尚书令,萧大人官职是枢密使,不知陛下圣意是要废除哪位大人的官职?” 明帝一愣道:“你当朕是昏君么?朕刚才将二人官职对调,不过是……”他不过了半天,也没有下文,又怒道:“朕就是要废了何嘉岭的官职,你赶紧给朕起诏,气死朕了,再给朕将何嘉岭廷杖三十,以解朕心头之恨。” 那太监应道:“陛下圣明。”便跪在一旁哆哆嗦嗦写着诏书。何嘉岭闻言面色惨白,仰头望向明帝,他此刻心如死灰,口中却道:“臣领旨谢恩。” 片刻后,太极殿外响起杖棍拍打在骨rou上的闷响,然而何嘉岭紧咬牙关,不曾发出一声呼喊。殿内有数位朝臣愁眉紧缩,暗自摇头,似是心中多有不满。宁仕长与曹兆义面色淡然的对望了一眼,如有清风拂面般的惬意。 明帝余怒未尽,喝道:“此乃前车之鉴,还望众卿引以为戒。”太极殿内一片死寂,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明帝不耐烦道:“若无它事上奏,今日便退朝吧。” 崔珏道:“陛下,那西征之事?” 明帝瞪了他一眼,道:“朕还要你来提醒么?传诏,任萧承泽为洞庭水师都督,即日出发,讨伐贼周。” 萧承泽跪谢道:“臣领旨谢恩。” 明帝瞥了一眼呆若木鸡的长公主,摆手道:“散了,散了。” 宁仕长大声呼道:“吾皇万岁。”百官随后便退了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