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冷宫之秘 (第2/3页)
监宫女无不慌乱下跪问安。 玄烨一张脸很是难看,难以抑制住的气急败坏显露无疑。他看也不看一眼昭妃,径直大步走向朱颜。梁九功慌忙撑了伞紧紧跟随。 玄烨拿过伞遮住了朱颜头顶的风雨,阻止他的屈膝福身,牵过他的手,声音带着隐忍的怒气:“朕不是不让你到这晦气的地方查案么?你偏偏不听。朕早已命明珠涉入查案,你倒是让他舒舒服服在府里躺着,自己个儿全都揽在身上,半点安危不顾。这下可好,惹出这般大的乱子!若不是朕实在放不下心,今夜不定捅出多大的娄子!” “皇上且莫急。纳兰大人毕竟是外臣,白日里出入宫禁有皇上特旨便也罢了,这更深露重的,总也得有所避讳才是。查案固然重要,人言可畏却也不得不防。”朱颜环顾四周孔明灯,轻轻一笑,又道:“皇上看见这些个东西想必也已明白妾今夜此行可不是捅娄子来的,这一趟可是来值了。就算被人误解,”清冷眸光与昭妃对视,“也是相当值当的。” 昭妃福身未起:“皇上,方才这院中所有人都亲眼见到皇后放飞鬼火,逢此深夜,又是这般荒颓隐秘之地,皇后乔装协同安德三鬼鬼祟祟出现在此处又做出那般举动,难道妾不该起疑心么?” 玄烨蹙眉,冷道:“昭妃胆子见长,是不是朕给了你过多的权势了?” 昭妃面色微变,仍从容不迫道:“妾查案心切,皇上若以为妾方才之举是犯上作乱,伤及皇后颜面,大可废了妾。” 玄烨冷睨昭妃:“朕知你查案心切,可皇后比你还急。皇后今夜此行朕是知道的,如此你是不是连朕也要一并怀疑?” 昭妃藏在袖下的手握得死紧,面上完好保持谦卑之态:“妾不敢。是妾蛮撞了,还请皇上、皇后恕罪。” 玄烨面色渐缓:“行了,都起来吧。”冷眼环顾四周孔明灯,又抬头仰望夜空中密密麻麻的鬼火,一声略带佩服的冷笑自薄唇中轻嗤而出,“当真是有趣得紧。皇后,不如你再放一盏鬼火给朕瞧一瞧新鲜?” 朱颜接过玄烨递上的暖丝帕,一面擦着发上、脸上的雨水,一面回道:“是,皇上可看仔细了。” 朱颜弯腰拿起白烛放于掌心,蓝绿色火苗在风雨之中随势摇曳,不时有虚虚渺渺的光打在他柔和的面容之上,“皇上想必听过长明灯?” 玄烨挑眉,望着朱颜掌心中的烛光,“自然听过。长明灯古书中有载,原为帝王陵墓之中不灭之灯,寓意视死如生。始传于始皇墓中,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怎么,莫非皇后手中这蜡烛是长明灯?” 朱颜道:“度不灭者久之。相传长明灯风吹不灭,雨淋不熄,世人却鲜少见过。如今这一见,当真是非同一般。若是一般的烛火,在这寒风微雨之下,岂有不灭之理?然而皇上看看这烛火可有半分熄灭之象?” 玄烨冷眸未离烛火,奇道:“果真不熄不灭,”抬头看向漫天鬼火,“鬼火的颜色跟这烛火的颜色如出一辙,看来鬼火便是由来于此烛了。” 朱颜点点头,道:“早前我实在想不通为何鬼火能在雨雪的冬夜四处飘荡不灭,直到方才遇见这白烛,终于茅塞顿开,”他先将白烛递给安德三,一面说着一面又托起地上一盏孔明灯,伸手往中空的灯罩内壁抹了一把,手上立即沾上了一种白色半透明蜡状物质,掺杂着浓郁香味和刺鼻气味,“孔明灯灯罩之内涂满了两种东西——千里香和磷粉。千里香,顾名思义,是一种混合了多种花香的香料,香到什么程度就不必我多说了。而另一种东西——磷粉,它有蒜臭味,在暗处会散发淡绿色磷光。而这大量浓郁的千里香必然就是为了掩盖磷粉的味道了。磷粉极易自燃,若处于低温之中,它一般不会自燃,就像这寒冷的冬夜,这么多涂满磷粉的孔明灯之所以能好好儿安放于此处便是因气温过低不足以使它自发燃烧。而这长明烛火……”从安德三手中接回白烛,像上次一样将白烛轻轻安放于灯底部的支架中间,双手撑着灯的底部,很快,灯罩再次受热渐渐膨胀,“长明烛火能够快速释放热量,待孔明灯受热膨胀上升至半空之时,灯罩之内的温度已足以令磷粉自燃进而引燃整个灯罩,如此,谁还能看出这漫天的鬼火原身竟然是一盏盏再普通也不过的孔明灯?” 朱颜话至此,松开双手放飞孔明灯,果不其然,孔明灯升至半空只须臾便又迅速引燃。 朱颜又道:“磷火轻飘易随风而动,如今寒冬多刮西北风,北三所地处六宫至北之处,这些大量所谓的‘鬼火’经人放飞之后随着西北风的方向飘向内宫,真是借尽了天时地利的妙处。磷火本就不惧雨水,只要长明烛火释放出足够的热量,它便不会轻易熄灭,而长明烛火遇水更是不熄不灭,烛火不灭则磷火不灭。” 昭妃一抹似笑非笑凝在殷红唇边:“只是既然那鬼火能够不熄不灭,为何每每到了白日便全然不见了踪影?” 朱颜用手帕擦拭着手心的磷粉,浅笑道:“不熄不灭也是相对而言,万物皆有生有灭。并不是说它会永远都不熄灭,只不过是风吹不熄,雨浇不灭,待到燃料耗尽,它该灭还是会灭的。如今天气极冷,磷粉极易燃尽熄灭,这里距离六宫尚有很长的距离,若单单只用磷粉引燃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