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回 无规矩不成方圆 有制度还忌空谈 (第1/2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回的开篇,之所以引用了唐朝诗人杜甫的《蜀相》,是因为只要我每每想起规章制度的培训就能不自觉的追思起这位蜀汉丞相。大家更多了解到的诸葛亮是我国传统文化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但是真正的翻开历史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其实,在我看来他还是一位能够灵活制定和运用制度的管理大师,不然他又是如何能以当时贫弱的蜀地为基础去完成数次北伐的壮举呢?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郎老师和那两位大姐刚刚把抱来的那一大堆文件摆好,一向温文尔雅英俊帅气的刘山不知道犯了那股子邪劲了,突然“阿~嚏!”一声就打了个喷嚏。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去描绘这个喷嚏,当时我心里给这个喷嚏总结了八个字:“响亮,悠扬,婉转,销魂!”随着这个喷嚏声在屋内墙壁的来回碰撞,只见前面课桌上那刚刚码好的一堆文件“哗啦”一声巨响散落了一地,摔出去老远。屋里的人,无论是授课的还是听课的都无不惊骇。最可恶的是那个神奇的补刀男李华,他又缓过来了。也许是他挨着刘山看见了这个喷嚏酝酿的过程。他虽说也下意识的一哆嗦,但是还是有些思想准备的。李华一个激灵过后,不分场合的一拍大腿说了一句家乡的山东方言:“真是他娘滴太销魂哩!”哎呀,我勒个去,看来毕建的功夫也被李华学去了,他也能知道我思想中的最后一句了?还不等我多想呢,屋里的人看着刘山哄堂大笑。刘山很尴尬,说真心话他不是个起哄的人,刘山涨红着脸赶忙站起身来,走到前面帮着那两位大姐把散落在地下的文件给拾了起来,一边拾着文件,一边嘴里还道着歉,看着更加滑稽可笑。趁着他们的忙乱,我捅了捅身边的毕建说:“你看出点什么来了吗?”毕建都快乐抽了,点着头对我说:“看出来了,刘山太他妈的不着调了。”我摇了摇头我和毕建说:“你说的是表面现象,其实从这件事我看出666厂的制度虽多却缺乏紧密性和牢固性。”毕建不乐了,看着我惊讶的说:“你咋看出来的?”我赶忙接着补充:“道理显而易见,那么多规章制度被刘山一个喷嚏就给打散架了!”毕建又乐了,这回笑着怼了我一拳骂道:“滚犊子,你他妈能不能想点有用的?”我和毕建说笑中,前面已经收拾好了。郎老师这次吸取了教训,他也看出来了,由于这些塑料夹子之间本身就滑,还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回他把这些制度平铺在了多个课桌上,手边的这一套制度依然有点高,他用手轻轻按住。还是四平八稳的笑着说:“好啦,还有没有打喷嚏的了?”大家又笑了,真是没想到这么稳当的郎老师还不乏冷幽默。郎老师开始介绍起了666厂的规章制度,细致清晰却又重点突出。经过郎老师一番讲解,我们了解到首先粉色和蓝色文件夹内文件的区别。粉色文件夹内不是规章制度而是叫做厂处职责。在厂处职责中非常明确阐述了经理办公室、人事处、生产安技处、企业技术中心、行政基建处等十几个处室和六个生产分厂的部门职责、可支配权利、担负责任和部门间的业务接口。说通俗点就是写了这些个部门是干啥的、干到啥程度、和兄弟部门一起怎么干的问题,而接下来的规章制度就是详细说明如何干好这些职责的方法和规矩的问题。 当郎老师介绍完了厂处职责又端起规章制度的时候,我们就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呼。因为那是将近十个厚厚的蓝色文件夹的内容,就是读一遍目录也得半个小时吧?这一下午学得完吗?学完了记得住吗?还考不考试?郎老师似乎能看穿我们的心思,不急不慌的说:“你们别怕,我们今天只大概介绍一下我厂制度的结构,重点介绍一下人事管理制度,以便于你们能快速的进入工作角色,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你们少犯错不扣钱。”毕建一听扣钱,脾气又上来了小声骂道:“一壶醋钱够他妈扣的吗?是不是工作完了一个月我还得给他钱?”毕建虽说心直性耿,但是看问题往往切中要害。我们工作许多年以后发现,厂里制度很多但是却很难举起考核扣罚的“屠刀”,这大概就与收入过低没有预留扣罚的空间有关吧?郎老师果然按照自己的计划,先让那两位大姐给我们每五个人发放了一套制度。然后按部就班的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了这套制度的构成。这套666厂制度汇编分为:行政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度、销售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等等十大部分,每部分独立成卷。我们翻开制度,看到的是老式打加孔软弹簧的文件装订方式,制度内容一律用老式铅字打字机打印,制度字迹清晰可见,条理清楚,格式工整。仅从这制度的形式和清晰地字迹就可以判断出,这套制度真是的凝结了许多代666人的智慧和汗水。我内心深处不禁唏嘘,形成这样一套层次清楚,逻辑严谨,用字准确的制度是需要何等的管理高度和视野啊?我正一边看一边听郎老师介绍一边感慨呢,就觉得大腿一疼,毕建这小子掐了我一把。我诧异的看着他调侃说:“咋地?对上几条了,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