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6回 严雷值班遇贼盗 新厂筹备流言闹 (第2/2页)
怎么体会到严雷的忧虑的。时过境迁,等我在国企干的时间长了,我才知道这些小偷和国企蛀虫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大巫和小巫都是巫,还是有颇多相似之处的。我总结了一下,小偷和蛀虫最起码有十点相似:第一,嗜好相似。贪欲不足蛇吞象,蛀虫和小偷的物欲似乎永远都无法满足,他们是蛇,即使吞下大象,仍然觉得“饥饿”。第二,“胃口”相似。蛀虫和小偷的“胃口”一般都很好,很大,大到无所不包。贪官往往不但贪恋金钱,还贪恋美食、美酒、美色、车子、房子、古董……小偷除了偷人钱包,还偷人衣服、手机、自行车、电视机、烟酒……凡是能偷来的,一律“通吃”。第三,“作业环境”相似。蛀虫贪污受贿和小偷偷窃,干的都是见不得阳光的勾当,都是在黑暗中把本不属于自己的钱财偷偷占为己有。第四,“作业持续性”相似。蛀虫和小偷的“作业“都具有连续性、持续性。蛀虫贪污受贿和容易上瘾,见钱眼开,积习难改,一天不贪心里就不舒服。小偷也是一天不偷,手就犯痒,习惯成了自然。第五,生理特征相似。蛀虫和小偷都比一般人多一只手——第三只手。第六,“侥幸”心理相似。蛀虫和小偷都有“侥幸”心理,蛀虫贪污受贿和小偷偷窃时都想着不会那么巧被发现,只要第一次得逞,他们的“侥幸”心理就会永远埋藏下去。第七,人格个性相似。蛀虫和小偷的人格个性都具有“双重性”、“两面性”。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说的是人话,做的是鬼事。说谎是他们的家常便饭,虚假是他们的日常表现,伪装是他们的“自我保护措施”。第八,承担风险相似。蛀虫和小偷干的都是高风险的勾当,随时都有可能被人发现,随时都有可能成为“过街老鼠”。第九,“视力”相似。蛀虫和小偷都是“鼠目寸光——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被囚住的那一天,他们是不会收敛的。到被囚住的那一天,悔之晚矣。第十,下场相似。蛀虫和小偷都没有好下场,不是奔赴刑场,就是要蹲牢狱,早晚成为“阶下囚”。蛀虫可以到点退休,小偷可以金盆洗手,可是都注定逃不过法律的审判,即便在贼生的风烛残年也终日活在惶恐中。当然要是我当时要有那么多感悟,我会比严雷本人还替他担心的.. 和严雷聊了半天,抽了几颗烟。我发现严雷舍不得抽我给他带来的娇子,当时我还以为是滨海买不到这种烟的原因。可是过了不久我才明白,为啥严雷那么喜欢四川的东西。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等我从严雷这出来,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我一看这时间不早了,连自己的寝室都没回,就赶忙上四楼去找我朝思暮想的刘云。当我跑上四楼,敲了敲401的房门,只见刘云一手拿着蔬菜,一手给我打开了门。当她看到我的时候,我看到刘云的大眼睛中有些湿润。她埋怨的说:“你的火车晚点了?昨天电话里不是还说三四点钟就能回来吗?”我笑着说:“我是四点进的宿舍,可是遇到了严雷,厂里昨天晚上被盗,和他聊了几句。”刘云这才没有怪我,似乎她也听说了厂里被盗的事儿,刘云就是个这样的人,只要谈起了工作,似乎立马就能忘记了其他的事儿。我和刘云一起做了饭,吃过晚饭后,我和刘云道别返回三楼去找那一周未见的哥四个。推开301的门眼前的场景把我吓了一跳。在我的记忆里我推开这个门,什么时候都是云山雾罩的拖拉机大赛,毕建和李华的叫喊声不绝于耳。可今天烟雾缭绕倒是不假,怎么就没打牌呢?李华在那里抽着烟,毕建也低头不语。只要这哥俩没电了,其余刘山和于波相对比较肃静,都在那里红脖子涨脸的好像是刚刚争执过。我一推开门,屋里的气氛瞬间改变,毕建一看是我张嘴就骂:“哎呀,你个犊子玩意儿,你死哪去了?怎么才回来呢!”李华看见我也是笑逐颜开,一拍大腿说:“他娘的,这算妥了,咱们的智囊回来了,问问老关这事儿怎么办?”刘山和于波也转忧为喜,向我投来了期待的目光。大家一下这么期待,我可是受宠若惊,这哥四个都是人精儿,这么犯难我就能解决?这次李华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关,你知道开发区那个新公司要成立筹备组吗?”我摇了摇头。毕建问我:“你知道筹备组的组长是谁吗?”我又摇了摇头。刘山问我:“你知道新公司的工资待遇是啥样的吗?”我还是摇了摇头。唯独没有问我问题的于波,站起来指着我的鼻子说了一个字儿“靠!” 我懵逼啊!我这千里迢迢的赶回来,见到这帮兄弟怎么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呢?而且他们说的是什么,我真的是一无所知啊!后来他们“鸡一嘴鸭一嘴”的告诉我,我才弄明白。原来厂里现在流传着一个流言:“据说开发区新公司马上就要成立,而且近期就要成立筹备组,筹备组从666厂本部挑选精兵强将去组建这个新公司,新公司的工资待遇比666厂至少要高上一倍。据小道儿厕所消息透露,民间疯传的筹备组组长就是销售经理杨万晨...”听完这个流言,我当时就更懵逼了。筹备组的组长是有着“好大喜功、中专班倒数第一”之称的杨万晨?这是谁定的,这也太奇妙了,简直是莫名的奇妙...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